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将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公布,消息一出,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新一轮的高考改革重点会在哪里?10月12日,在“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2013年会上,参与制订全国高考改革方案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访。杨东平透露,在即将揭晓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基本的方向是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制度。
一考定终身将被改变
记者:即将面世的全国高考改革方案重点会是在哪里?
杨东平:这一考试制度的总体改革方案还在制订之中,要等通过后才能做更详细的解读。但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则其实在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很明确,改革的关键就是落实和细化。
记者:如何体现高考改革的基本价值所在?
杨东平:就是要平衡几个方面不同的利益,包括社会和家长强调的社会公正,高校强调的科学选拔人才,政府要引导基础教育,改变应试教育的倾向。当前分分计较的评价模式肯定不是很好的方式,高考改革最主要就是要打破这种一考定终身制度,还有进行分类考试。
记者:怎么分类?
杨东平:至少分两大类,一类是高职高专,一类是普通高校,考这两类学校的学生不再绑在同一辆车上。高职高专可以大量改为单独考试或者注册入学,根据高中会考的成绩加上适当的技能测试即可。至于普通高校,从趋势上看,研究性大学优秀人才的招生跟大面积的普通学校招生将有区别,有自己独特的选拔方法。
记者:大面积上本专科学生,他们的高考会怎么变?
杨东平:这类学生的高考将比较注重加强高中学业水平的评价。基本的方向是强化高中的会考成绩,还有高中的综合评价,再有就是高校的面试。把这三个方面纳入到高考的评价当中,从而改变单纯的一考定终身。当然,改革也要体现在中考、初中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评价方面。
记者:这样会不会导致压力下移?
杨东平:这个问题一直很纠结。很多人会说既然有高考,为何还要会考?但实际上只考一次的应试压力也并不会降低,所以分解成若干门学科来看相对而言有其合理性,强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现阶段改善高考制度可能性比较大的选择。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