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
名校会要求考生英语达最高等级
有中学英语教师担心,高考英语采用等级制不仅无法“减负”,反而会“增负”。广州市第一中学英语科组长林琳说,如果不同的高校可以各自在招生时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势必好大学会把这个标准设置得比较高。“或者说,今年某校的招生标准是英语达到B级,但因为很多学生都达标了,明年就‘水涨船高’,将标准提高到A级别。这样的话,学生的压力岂不是更大?”
林琳认为,学好母语无可厚非,但是在广东这么前沿的省份,与国际沟通交流的机会这么多,外语对于广东学生是必要掌握的一门工具,而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知识。
教育学者熊丙奇则认为,在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之下,英语一年两考并不能减轻学生的焦虑和负担,而不计总分只计等级,不见得对学生是好事,很可能让一些学生因英语成绩不佳,而失去进名校的机会。
熊丙奇表示,如不出意外,江苏推出新高考录取规则后,某些名校会强化对英语等级的要求,如果某校提出英语等级必须达到A级,那么,一名其他各科都很好,可英语略差的学生,就失去报考这所名校的机会。“这哪是英语不佳者的福音,简直就是悲剧。这还会使农村学校的英语教育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
建议:
可先考虑降低英语科高考分值
广东实验中学英语教师梁幸认为,英语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不宜操之过急。“在中国,评价机制的指挥棒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一旦英语不计入高考总分,可能一部分学生、家长和学校就对它不重视了。但我们改革的目的应该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而不是走‘回头路’,让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英语。”
梁幸建议,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可以先试行在升学考试中降低英语科目的分值或其在总分中所占的比重。“比如,我们语文、数学是150分,英语可以考虑总分下调为100分。高中或大学进行录取的时候,在同等分数条件下,再重点参考英语科目的成绩。”梁幸说,建议注重英语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而不是光看一个分数。“如果降低分值可以减轻老师和学生的应试负担,让他们参与到更有趣、有效的语言学习活动中去,真正地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这样的改革才算成功。”他认为,注重过程性评价能够为学生和老师“松绑”,又不至于引发“弃学英语”的效应。
“应该看到,时代在变化。以前,也许要通过考试等硬性规定去督促人学英语。但现在,人们接触到、应用到英语的机会越来越多,英语成为一项基本的工具。所以,即使在升学体系中调低了英语的分值,也不会减损英语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梁幸认为,倒是大学阶段可以尝试将英语四六级成绩与拿毕业证、学位证“脱钩”。“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测试完全可以交给社会机构。一个大学生去找工作,如果单位对英语要求高,他自然会去考证。”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