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2014年高校自主招生如何权衡“校荐”及“自荐”

2013-09-25 18:30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开学之初,很多学校在开家长会,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自主招生,特别是省级示范中学、名校。这些中学大部分同学会参加自主招生,如何根据权衡“校荐”院校,或根据“校荐”再选择几所“自荐”院校显得尤为关键!

  一、根据“校荐”院校定位大致排名。

  一般来说学校把一所大学的校荐指标给学生之后,说明学生目前的成绩跟以往大学的录取排名是能够相匹配的。比如北大或清华的校荐指标给你了,你可据此判断考生北京市排名理科在600名左右,文科在200名左右。有了这个定位,还要看相关的院校,排名稍后的有人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如果校荐指标是

  中财或外经贸,你大致可以判断未来北京市排名理科在3500名左右,文科在1300名左右,据此还可以考虑“自荐”排名前后的其他院校,如北师大、北外、北航、北理工等。

  二、比较同层次院校自主招生通过的难易度。

  同层次学校自主招生通过的难易度不尽相同。举个例子来讲,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高考录取分数线上相差不大,但在自主招生的结果上差差别很大。2013年北京市对外经贸大学一本文、理招生计划174人,最终92人获得自主招生资格,比率是53%;中央财经大学一本文、理招生计划234人,最终49人获得自主招生资格,比率是21%。显然申请前者易后者难!中央财经大学只有“校荐”,没有“自荐”,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则都可以。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