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学生弃考的推测是否科学严谨(2)
2013-09-05 19:36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人
东中西部弃考弃读存在显著地域差异
到底有多少人放弃高考?高考弃考是否就印证了“读书无用论”?在缺乏权威数据的情况下,本报记者在山东、湖南、四川、北京、上海、新疆等地进行了调查采访,深入了解各地弃考、弃读情况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因选择出国留学而放弃高考、放弃报到的学生呈上升趋势。北京四中国际校区留学咨询办公室主任王实告诉记者:“以北京四中为例,2006年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只有30余人,之后持续增长,今年达到110人。而在其他高中名校,这样的增长趋势也较为普遍。”
这一趋势,也得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常务副校长吴坚的印证。他说:“近两年,高考弃考人数比往年有所增加,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校每年都会有10多人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这两年这个群体猛然变大,2013年有87人,占毕业生20%以上。”
在中西部地区,放弃高考的现象没有媒体所说的那么夸张。记者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教育局了解到,该州2013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211人,其中有300人没有报名参加高考,绝大部分都参加了高职院校单招,只有10多人弃考。
近几年,四川省绵阳中学每年有6000多人参加高考,不参加高考都只有100多人,不到2%。其中有70人左右是保送上大学,20人左右出国留学,另外10人左右应征入伍或者被国防班定向招生。“真正弃考的人很少。”校长胡东说。
当然,也有弃考人数较多的地区和学校。四川省安岳县周礼中学是地处川东南一隅的普通农村中学。学校规模不大,2013届毕业生有近190人,最后放弃高考的学生有近20人,所占比例为10%。“这几年的情况都差不多,每年都有10%的学生弃考。”该校校长表示,较为严重的是高中三年中途流失的学生数量较大,从高一到高三,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放弃读书,进城打工。
同样地处偏远的湘西保靖县民族中学,也存在学生中途流失的现象。保靖县教育局工作人员田亚君告诉记者,从2007年到2010年,保靖民族中学每年有1000名左右学生入学,但最终坚持到高三的只有800多人,平均每年都要流失15%左右的学生。
地处东部的山东,整体弃考率则相对较低。记者从鲁西南某县了解到,当地2012年2686人参加高考,缺考42人,弃考26人,2013年参考2189人,缺考35人,弃考23人。淄博桓台中学教师赵志强担任高中教师10年,他告诉记者:“这些年高考弃考人数不多,未出现大幅增长。”
记者查阅了媒体公开报道的资料发现,山东省2013年高考报名人数为50.9万人,各科次共有3.99万人缺考,缺考人数占总人数的7.84%。而从2008年至2012年,这一比例分别为7.97%、8.43%、6.74%、6.88%、6.71%,并未呈现出大幅增长趋势。
“山东是孔孟之乡,大家对教育比较重视。这可能是他们弃考率较低的原因。”汪明表示,弃考、弃读现象具有显著的地域性,跟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社会风气以及老百姓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有关系,“很难从一个地方的情况,断言全国的状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