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在1985年,当时称"华中工学院"也曾创办过少年班,但10年后,校学工处却主张少年班不宜办,原因包括年龄造假的太多、有些中学为备考少年班采取针对式训练等。除了华中科技大,在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诞生后,1985年左右,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12所重点高等院校均开办过少年班,教育部也建议扩大少年班的试点。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校少年班纷纷停办,中国科技大少年班、西安交大少年班也成为硕果仅存的两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其中原因:
熊丙奇:有些学生进去之后,虽然智力不错,但是学校的管理还是跟不上,还是按照单一的模式来培养所有的学生,有些少年班的学生进入学校后,心理问题、生理问题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学校觉得一方面这些学生无法给予相应的教育,一方面这样的教育会增加很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取消少年班的招生和培养。中科大和西安交大的少年班现在越来越受到追捧,反映出现在个性化的教育缺失还是非常严重的,导致现在对整个少年班的需求还是很旺盛。少年班教学实际上是个性化的教学,有一些人有一些比较突出的个性化表现,他需要接受一种个性化的教育,但是我国的教育现在还是按照单一的评价模式来选拔培养学生。
近些年,对于少年班的描述和评价中,"神童"的字眼正在渐渐被淡化,对于少年班存在与否的争论也正在朝如何为拥有天赋并学业出众的少年提供个性化教育的方向转变,在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与发展的过程中,更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选拔,更多元的教学机制也正在摸索中,正如对少年班模式的讨论不止一样、对教育资源及模式的思考也将不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熊丙奇:我认为与其保持少年班这样的招生模式,不如整体推进个性化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发展比较快,可能会在某一种方面上比其他学生表现出更多优势,因此不能够用一刀切的方式来要求所有学生,如果少年班遏制了学生的发展,实际上是用单一的标准来评价所有学生。因此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个性、兴趣、能力,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