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那些年,一起写过的高考作文 点评高考作文36年(4)

2013-06-07 09:44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邱嘉峪说,自从恢复高考以来,30多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内涵越来越丰富、多元,让学生有话可说,易于下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文题目,内涵比较窄,学生很容易偏题,这也与当时高考的录取率低有关系。当时作文题的难度相对较高、选拔性强,流行写议论文,而议论文一旦审题出现偏差,作文就很容易得低分。

  从审题方面来说,近些年比较多采用的“新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围绕材料的范围作文。这给了学生一个提炼观点、表现自己思维维度的机会。强调在审题上降低难度,出发点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讲。

  自从采用话题作文之后,对文体的限制放得更开了,让学生展现自己在写作方面描写、叙述、抒情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

  命题与热点“若即若离”

  邱嘉峪认为,高考作文命题总是与热点问题“若即若离”,主要的原因是尽量避免学生“猜题”。

  高考作文命题是一个不断规避弊端的过程,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全面、真实的语言运用能力。比如,采用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能比较有效地防止学生猜题。但有一段时间,话题作文出得较多,学生又常常“套作”(生搬硬套写作文),为了规避这个弊端,就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

  邱嘉峪说,让人略感遗憾的是,虽然高考作文题越来越“活”,但是佳作却并不多。好作文不仅在于辞藻和行文等技术性的因素,更在于考生的思想、观念、认识。现在网络发达,学生接触的信息、知识多了,但是阅读少了,自己对人生的体悟少了。学生的作文读起来“千人一面”,内容单一、相似、有局限。“说到底,作文要写得好,一要多阅读,二要多思考。”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