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去
迎进来、送出去,这是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两面。复旦大学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所境外大学和科研教育机构签署了300多份交流协议,与境外195所大学开展学生交流,出国访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
新闻学院传播学系2009级学生项俊已参加过两次交流。大二暑假,他去了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读了为期5周的暑期课程,学习即兴演讲和东亚哲学两门课,可以转换为复旦大学的学分。第二次是大三上学期,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交流了一个学期,选读了国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偏学术性的课程。
在美国暑期交流期间,项俊感触深刻的是,与同学交流时一定要主动勇敢,他们都非常友好。另外要增加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进而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近年来,复旦大学出境交流学习的学生人数呈快速增长势头,2012年,通过协议出境访学的学生有2316人,几乎是2005年人数的3倍。出国项目包括学期学年制交流项目、双学位项目、实习项目、暑期课程项目等。目前,与复旦大学有学期学年制学生交流合作关系的高校已达150多所,学生前往学习一个学期至一个学年,无需交纳额外学费,或者可获得全额奖学金。
如果加上学生自主联系而非校际交流的短期出国学习,则人数更多。复旦大学推出非基于协议的个人访学项目,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国外高校,前往游学。外事处、教务处共同列出一个自费留学指导性名单,包括全球排名前50名高校、部分合作伙伴高校等总共165所,本科生自费前往这些高校,所获得的学分可以转换为本校学分,由此为学生开辟更广的游学路径。
对于学生出境访学的费用,复旦大学提出了“三个一点”的解决办法:学校争取一点,学院补助一点,学生承担一点;在与外方谈判确立项目时,多为本校学生争取利益,争取各类基金和广大校友的赞助,筹划奖学金助学金。
复旦大学外事处处长朱畴文介绍说,目前,学校30%的本科生可以在4年期间出国出境交流学习;在所有出境访学的学生中,有30%的学生可以得到赞助,不久受益学生有望达到50%。
当初项俊去美国进行暑期交流,得到了来自学校的全额奖学金,基本可以覆盖学费、路费、住宿费、生活费;去香港交换一学期,无需交纳额外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则获得了校友资助。项俊说:“两段游学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让我的大学生涯更加绚烂。”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