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甘肃会宁“状元县”高考之惑:囊空如洗也要陪读(8)

2013-05-30 11:04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也在反思

  “事情做过头都不好”

  安继仁说,他这么卖力供两个儿子读书,是因为他的哥哥通过读书考上大学,现在已是一个副处级干部,家庭的环境立刻改观。由此,安继仁深信读书能改变命运。但大儿子的这场病,却让他有了很多反思:“不顾一切地供孩子读书对吗?我现在觉得什么事情做过头都是不好的。”

  安童在学校的成绩不错,他最想考的大学是复旦大学。安继仁也对聪明的小儿子寄予了厚望,“他必须考上大学,这是家里唯一的希望。”

  但是,当安童看到一个衣着破烂的羊倌赶羊时,他也会静静地说:“有时候,我也想做个放羊娃,没有任何压力。”

  但一切对于安童来说都无法抉择,因为高考考上名校可能是他唯一的选择,幸而安童不同于哥哥安江,他生性开朗,“我当然知道身上的压力,每天早上醒来,我都会给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今天又是全新一天。这样,我就能彻底安静下来。”

  然而,如果安童考上复旦大学,来到上海又意味着什么?安童说,他只知道:“把这里一整套房子卖了,都买不起上海一个卫生间。”

  毛向东说,今年春节,他回到农村走亲戚时,意外地发现了一户农村家庭,“父母苦供三个孩子读大学,每个孩子读书都贷到了助学贷款,他们就读的大学是甘肃本地的二本学校,可是如今三个孩子都毕业了,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毛向东说,这样的事他会经常跟宏志班的学生说,“我就是想激励他们,不但要考上大学,还要考上名牌大学,这样才有出路。”

  会宁县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共有18717名会宁籍大学生获得了助学贷款,学生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