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能力是亮点
甘肃新高考方案加强了对学生进行全面知识文化素质的考查,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宋书记介绍:“课程改革是新高考的大前提,省内多数学校都会组织教师去南方教育先进地区学习参观,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例如我们学校设立了学校论坛,由校领导牵头带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讨论,认识新课改,了解新课改,运用新课改。论坛上,老师与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如何围绕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授教与学习,如何抓住新课改机遇提升自我能力。”
杨婷是一名高三学生,她告诉记者:“从高一开始接触新课改,和往常的授课方式与学习方式不同的是,老师不怎么讲了,提出一些问题让我们自己分小组去探讨,老师最后补充说明。刚开始不是很适应,害怕自己学的不全面不扎实,后面的时候突然感到这些知识比老师讲我们听还记的牢、用的顺。这个改变可以明显感觉得到,是从死记硬背到活学活用的转变。从等知识到自主探寻知识,自我学习能力增强,成绩自然水涨船高。”
马旭科也即将参加高考,他说:“以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谁的分数高谁就能上大学,现在打破了这个局面,不仅要分数高,还要实践能力强。学校设立了考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学分反映我们的模块修习过程和成绩,必须修满三年并且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的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分以上才可达到毕业的学分要求。它不但记录了我们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也是对我们综合的、全面的评价,既注重考试成绩,还促进了我们综合能力的提高。”
依托发展求创新
曾有专家说:“教育关注的不仅仅是当下能帮助学生学业有成,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终生受益。要真正实现挖掘学生最大的潜能,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这需要在发展中谈教育,在教育中谋创新,在创新中谈能力。”
由此可见,教育模式不能一成不变,高考须紧跟时代步伐求创新、提能力。
1977年冬天,在邓小平同志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恢复停滞了10年的高考,时至今日36年了,高考制度多次改革,今年新高考保持了命题不变、模式不变(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分值不变(各学科分值仍然和以往相同)的三不变,同时实行考试内容的变化(普通高中新课程)、试卷结构的变化(增加选答题)、外语增加听力考试、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四项新变化。
新高考方案仍坚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与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高考考查的重点放在了探究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兰州市某中学王校长介绍:“高考改革是对教育水平的再次提升,也是教育模式的改变。此次新高考也是对新课改的检验,教育的核心是学生,一切围绕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快速发展,以前的旧方法旧套路已经不能使用了,新课改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能力,获得智商和情商的全面发展,学校不能培养脱离社会发展道路的人才。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