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校友文化?
据了解,将校园内的场馆座位向校友推出“认捐”,浙江大学并非首家。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时,曾将综合体育馆的3000多个坐位推出认捐,“认捐价”从1000元至1万元不等。其后,2008年,北京大学的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场馆,“认捐价”普通坐椅3000元、贵宾一万元;2010年,山东大学的体育馆“认捐”座椅,5000元一把;2012年,南京大学的教育发展基金会礼堂席位,认捐价为3000元至5000元不等。清华大学2011年百年校庆时,也对教室、寝室的整修展开了认捐活动。
这种“认捐”形式,为何引发质疑?大学需要什么样的校友文化?
杭州一位2000届高校毕业生说,中国大学尤其是“985”“211”高校给人的印象是“不差钱”,尤其是前些年大兴“扩校园、建高楼”之风,花钱如流水,高校基建领域的腐败案件又层出不穷。我们愿意回馈母校,但害怕从前所珍视的“象牙塔”被无孔不入的商业氛围所侵吞,所以才对“认捐”形式有所质疑和警惕。
有专家认为,目前仅凭财政拨款已很难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寻求社会资金、校友捐助等途径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商业与学校并非是水火不容,在社会的讨论中,希望能找到一个双方能理解的‘边界’。”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