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模拟考试后:别忘了将短板补上
老师们经常说,第一次模拟考试分数与高考分数有密切的关联。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考生就会灰心丧气,预测自己高考可能会失败。有的学生摸索出自己成绩的规律是好一次坏一次,而高考恰恰是考坏的那次,由此陷入恐慌。还有的学生干脆明确跟父母商量,我实在没信心,不行就复读吧。
作为考生,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高考前的每一次月考。通过月考能够发现知识上的漏洞、复习思路的欠缺,改善复习策略,同时制订具有弹性的阶段性目标。人对压力的承受是有一定限度的,变压力为动力的精神是好的,但不能盲目地压迫自己,那样不但不会提高成绩,反而会挫败自信心。
自1991年以来,无论我担任高三班主任、科任老师还是作为心理咨询师,见证了太多高考考生的成长。其实,高考前两三个月也是考生分数增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一模之后,只要心态平和、学法得当、节奏科学,到高考时分数有大幅度的提升并非难事。这个阶段要加大对弱势学科的时间投入,将短板补上。考生往往钟情于强势学科,而对弱势学科则充满排斥,这样弱势学科越来越弱,而强势学科涨幅则很有限。殊不知,弱势学科才是涨分“大户”,想想从70分提高到90分与从125分提高到135分相比,哪个收获更大?
NO.5自主复习阶段:以“积极休息”调整状态
离高考还有半个月,考生面对成堆的书籍和试卷发出慨叹:“我总是无法完成复习计划,时间不够用呀。”“每天读书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成绩不提高,我是不是很笨?”“班里的男生太刺激我了,高中6个学期,我觉得他们玩了5个学期,成绩却进步得飞快,我好像一直在后退”……
这个时候,要记住科学的复习计划是成功的基础。有的考生为了抢时间争速度,不顾实际的可操作性将每天安排得满满的,在执行中一旦无法按时完成,则会产生焦虑情绪。所以制订计划时要想到自己是人,不是读书的机器,计划宜粗不宜细。另外,复习的节奏也很关键,要做到梳理知识与做题热身相结合。一味地做题,忽略回归教材整合知识,可能对高中阶段的知识没有整体的把握;而一味看教材而不做题,则缺乏临场感,做题效率不高,俗称“手生”。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