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区高考一模已经全部结束。这是考生第一次“实战演习”,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模难度系数比高考稍大,给分尺度也从严,部分考生发挥又不稳定,因此一模成绩并非最终结果,目前离高考还有50多天,完全有提分空间。填报志愿时,可以参照一模,但不能简单生搬硬套。
准确定位
多选几个“参照点”
填报高考志愿是非常复杂且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考生肩负着繁重的复习任务,让他们拿出时间研究政策、收集信息、做出选择是不现实的。这就给父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正式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吃透目标高校的录取规则,准备好翔实的数据信息,并设计出一两套初步的志愿方案供孩子参考。但是,模拟考试只是训练不是实战,在用模拟成绩定位、选报志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确认模拟考试中,考生是否发挥正常,无论超常发挥还是偶尔失利,都不能完全以此作为“定位”的依据。
第二,不能只看模考总分。高考录取时,既要看总成绩又要参考“小分”,所以相关科目成绩不可忽视。
第三,不要用模考成绩与往年录取统计资料直接对号入座。最重要的不是分数本身,而是考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第四,在用模考成绩定位时,不要一味追求精确的排名,只要找到大概范围、大概位置即可。
第五,用模考成绩定位是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一次成绩不能完全反映考生的实力,在定位时还需要考虑到平时成绩和在考生群体中的位置。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项涉及诸多因素、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考生要多找几个参照点,只有这样定位才能更客观更接近实际。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