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3
不明就里 望“名”填报
不少家长易感性判断,认为“信息化”就是学计算机,“新闻学”就是当记者等等。而一些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等联系起来,一些考生不掌握真实内情,纷纷报考,结果并未如愿。
点拨:家长朋友需要注意,碰到许多名字好听但是不了解专业内涵的,一定要多请教志愿填报方面的专业人士,最好能登录相关网站,查看该专业的介绍及课程设置,甚至到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贴吧里发帖求助等,将自己的专业志向及兴趣结合起来,这样就能避免望文生义给填报志愿带来的负效应。
误区4
缺乏分析 不明规则
在知分知线的情况下,填报志愿同样要慎重,如果不加分析地填报,也容易报错志愿。志愿填报不可忽视志愿梯度,一般来说,只有当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会考虑第二志愿考生。
点拨:填报第二志愿要把握三原则:1.“有效落差”原则。所谓“有效落差”是指那些第一志愿上线生源不足的院校,才会给第二志愿考生录取的机会,所以应该把那些近年来出现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的主要选择对象;2.把握“先后顺序”原则。平行志愿的组合和排序是有技巧的,不能随意。一般来说,应将自己最想就读的院校和喜欢的专业排在前面;3.把握“保底录取”原则。当第一志愿落选后,确保能被录取到符合最低要求的学校是填报第二志愿的主要目的,因此必须选择一所第一志愿录取不会满额的学校作为保底志愿,以确保不出现上线落榜现象。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