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教育部:向高校自主招生乱象亮"红灯" 提出"口头警告"(2)

2013-04-02 15:01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自主招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另一重“副作用”是,它加重了教育的不公平。表面上看,招生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但事实上,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大学的农村考生人数远低于城市考生。以2010年为例,北京大学颁布的自主招生新政“校长推荐制”学校名单中,竟然就没有一所高中在农村地区。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制度下,常常是处于劣势的一方。这种不公平,也体现在高校与高校之间。高考按考分批次录取,知名高校早已占尽了天时地利。如果再以“优质生源基地”的名义提前抢夺尖子生,长此下去,势必会挤压普通高校和普通高中的发展空间,剥夺大多数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带来教育发展新的不均衡。这样的自主招生,我们理应向他们亮出红灯!

  然而,这并不是说,自主招生就是一无是处,而是通过这样的反思,可以让我们寻找到更为有效的途径。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如何将自主招生的宗旨——选拔那些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的自主招生的试题,必须紧扣“特殊才能”这一要点。那么,我们的命题人,能把握好这个“命门”吗?其次,还应该反思公平,而且是倾斜中的公平。诚如杜玉波副部长所强调的那样,在确保选拔质量的基础上,要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地区和中学,以及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中学的申请考生适当倾斜,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因此,向自主招生亮红灯,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是引导自主招生向着科学的轨道上前行。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