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观察
前有美籍华人蔡美儿用严厉教育将孩子送进美国名校,后有香港商人萧百佑将孩子“打”进北大,“虎妈”和“狼爸”的故事何其类似。同样,他们所撰写的教子书在大陆成为畅销读物,而且畅销程度远超美国和香港。
中国家长们喜欢买“虎妈”和“狼爸”的书,并不奇怪。一方面,中国素来就不缺“不打不成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观念;另一方面,当下中国的教育观念并不完备,家长们的内心常常处于混乱甚至挣扎的状态,他们嘴里念叨着素质教育,却往往唱着应试教育的戏,只要听到哪里有“成功”的教子案例,难免会趋之若鹜。
争鸣
别推崇也别过度批判“狼爸”
“虎妈”教子的是与非,刚刚有些降温,“中国狼爸”的故事,又引发了社会对于中国式教育的讨论。面对抛出“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打是家庭教育最精彩”言论的父亲,许多网友拍起了板砖——这种教育会让孩子失去青春和快乐,会让孩子过早变得功利。但是,四个孩子中三个被北大录取的“显著成绩”还是相当给力的,对于那些以让孩子进入名牌大学为己任的家长们来说,则难免成为样本和标杆。即便内心充满着纠结,也容易对“棍棒底下出才子”的传说产生迷信。
而依笔者个人之见,“狼爸”只是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一个并不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既不需要捧杀,也不需要棒杀;既不需要推崇,也不需要批判。想让自家孩子进入名牌大学的家长,可以借鉴“狼爸”严厉教子的经验;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家长,自然可以一笑了之,把这个故事当笑话看。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