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艺术学院的舞蹈表演艺考中,考生们拿出看家本领展示自己的舞蹈功底,做着各种高难度技巧动作。CFP供图
“参加本届展演的队伍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但他们表演越出色,反而越让我担心。”日前,在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的这番话发人深省。
他解释,“我担心的是有限的艺术教育资源会不会被参加展演的孩子们无意中过多占有,使其他孩子们无法享受到本应有的艺术教育。”“参加展演的同学为了进一步提高竞技水平,可能会过度重视艺术课,使得在文化课上投入的时间大幅减少。而没有参加活动的孩子们的情况可能正好相反。”
学生疲于练习高难度的曲子,感受不到作品的美妙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周荫昌坦言,自己“对比赛中冒出来的‘锦标主义’甚为忧心。”“参赛乐团为了得到高分获得好名次,选择的作品难度越来越大。事实上,一些高难度的曲子并不太适合中学生演奏,反而会使学生们‘疲于应付技术上的挑战,从而感受不到作品的美妙。’”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王甫建点评说:“器乐组整体表现很出色,但真正发自内心的歌唱性演出却不多。”
周荫昌说,以器乐组比赛的整体情况来看,选手水平确实不错,但如果回归到教育的本质考虑,是非常不平衡的。此次器乐类比赛只有15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参加,还不到全国省份的一半。这说明不仅东西部存在差异,即便是在艺术教育水平很高的省份或是学校内部,其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器乐对于学生的心智、团队合作精神和艺术感觉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当然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上台演奏,但至少要让他们都能接受到这样的教育。”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