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能只关心学生拿高分、考好学,更有责任为孩子筑起道德防线,自己首先做个有道德的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作为新委员的第一份提案便聚焦高校师德建设。
“近年来,教育部很重视高校师德建设,高校师德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然而,令人忧心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高校教师价值观出现偏差,责任感较为淡薄,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们的品行素养。
“必须拿出实招,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刘川生的设想具体而实际——
“把高校师德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社会道德建设之中。”刘川生建议,在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和社会道德建设水平指标中,应该将高校师德建设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同时,高校应研究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师德建设评估标准,并将该标准纳入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定期向社会发表高校师德建设满意度报告,接受全民监督。
她还呼吁,改善高校教师待遇保障体系。要激发高校教师的责任感和敬业乐业意识,就要主动为他们的实际生活排忧解难。“在住房等方面为青年教师提供便利,使其专心教研,专注育人。”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