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2013年江苏高职自主招生窘态万千(3)

2013-02-04 09:09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利益切割无处不在

  生源危机促使招生乱象丛生

  在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中,面向中职的招生还被允许招录“对口单招”班学生,这是26所高职院校争夺的目标生源。优先录取到了这部分生源的话,今年的招生任务也就成功了近一半。

  然而,能够吃到这块肥肉也并非易事,必须经过好多道坎。

  其中最大的坎是进校门。不进门,无法面对学生宣传。而要想进门,必须要有熟悉的人。于是,各地中职学校的校领导、中层管理人员便成为首选目标。

  “见这些人很难,不熟悉的根本不允许进校,发宣传材料也不行,更不能进班级宣传。”一位招办负责人说。

  一位招办主任到一所县职教中心宣传,自我介绍自己的学院是“国家示范院校”,负责接待的校领导“噢”了一声说,“我们早就是国家示范校”。果然,在校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牌子。此后这位主任再去其他学校,便特意关心起这些牌子,没想到已经到了“校校有”的程度。

  找到了关系,见到了人,必须吃饭喝酒,以后接下来才是怎么谈。所谓的谈,说白了就是如何回报。某校一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行情你们也知道,我自己个人肯定不进腰包,但我也要想着为学校作点贡献。”

  一位三年级组负责人同样不加掩饰,“我们(中职)的学生也是买过来的,价格你们知道。如果你们的回报合理,宣传的事包在我身上。要不然,我们老师的手上都有很多学校的宣传材料。”而具体的“开价”,这位主任则始终不肯主动出口,但他很乐意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对方。

  在这场利益博弈中,有一些名气不响、区域和行业弱势又比较明显的学校主动顺从“潜规则”,也有很多自信的学校不愿自降身价。某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副院长跟接待他的中职副校长同学交底说:“我送钱给你,是害你,不送你,是尊重你、保护你,国家迟早要对高职的招生进行严格规范。一所高职院校如果光指望花钱买生源,肯定不会长久,而你们校领导如果昧着良心推荐学生去读差学校,以后也会受到学生的谴责。”

  在这场自主招生的自主宣传中,普通高中也是重要目标。进校难的问题同样普遍存在,但在不同的地区,难易程度也不一样。相比其他市县,苏州与南通两市的高中学校更愿意接待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一个心照不宣的公开秘密是,这两个市县对高中学校高考升学率的考核是以实际参加6月高考的人数作为分母,所以这些地区的学校更愿意动员没希望考取二本以上高校的学生,通过高职自主招生提前离校,从而使“分母”缩小,变相提升本科录取率。在这一潜规则下,高职自主招生便容易得多,不仅能够进校,还能受到很多优待。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