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校资讯 >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谈北大文化与北大精神(2)

2013-01-24 18:11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近年来,北大师生按照中央的要求,集中精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面向未来,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热爱祖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胸怀天下的崇高情怀和远大理想,始终把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人民幸福,甚至与全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做一个有追求、有品位、有责任、有担当、有献身精神的人,办一所能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动和尊敬的大学。

  第二,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醇厚绵长的特质。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积淀的过程。有人说,如果说政治改革需要6个月,经济改革需要6年,文化改革至少需要60年。大学文化也是这样,必须以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源泉和支撑。北大的历史非常醇厚,从而使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厚积薄发的重要品质。

  110多年来,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至关重要的时期。第一个时期即戊戌变法时期,是北大精神的孕育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五四时期,即北大精神的形成时期。第三时期是北大精神的发展时期,即新中国成立时期。今天北大人所坚持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造福人民、服务社会的理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用心血和行动支撑起来的。每一项传统和理念背后,都有数不清的动人篇章。就像谢冕教授曾在《一百年的青春》中写道:“北大有它永恒的魅力。这魅力来自历史、更来自历史的漫长行进中形成的北大精神。”

  第三,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海纳百川的特质。

  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海纳百川的特点是由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和综合、多元、均衡的学科结构决定的。

  上个世纪初,蔡元培在北大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闻名遐迩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根本方针,在于强调大学以学术为本,学术以自由为本。这一办学方针的实施,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学术、文化中心之一,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是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的光辉篇章。从此,“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传统在北大牢固地确立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蔡元培所讲的“兼容并包”,并不是良莠不分,而是要允许不同学术派别、学术观点的争论和争鸣,为新文化战胜腐朽、落后的文化提供条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真实含义是尊重学术,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允许自由探索真理,坚持真理。

  从上世纪50年代,马寅初老校长在面对不合理的批判时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绝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到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学者在社会主义股份制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勇敢无畏的探索,都充分体现了北大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鼓励人们自由探索、勇开新风的精神传统。

  如果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确立了北大海纳百川的精神品质,那么,北大综合、多元、均衡的学科结构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精神品质。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在北大,一个院系或许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院系;但却似乎没有一个院系敢说自己是北大最好的院系。这充分反映了北大学科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作为一定观念意义上的文化,都一定是社会事实、社会基础的反映。北大学科结构的这种特点,使北大文化不像有的学校那样,由一个或某几个学科占据强势的主导地位。因此,北大的院系之间、学科之间、师生之间必须学会互相尊重和包容,平等交流和对话。这也是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一直延续着海纳百川的精神品质的重要原因。

  第四,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与时俱新的特质。

  纵观北大的诞生、成长和发展,都与改革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同样地,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常为新的体系,具有与时俱新的重要品质。

  今天,一些人对北大精神传统提出了质疑。有人说,北大文化蜕化了,北大精神失落了。那么,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究竟是封闭僵化了、蜕化失落了?还是与时俱新、生机盎然?这是北大文化建设中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

  我们应当承认目前北大的确存在一些与北大优秀文化传统不相符、不相称的现象,并出现了极少数“害群之马”。同时,北大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但我们一定要看到,北大文化的主流是好的,北大师生整体精神风貌是昂扬向上、充满朝气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在北大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每一种精神都有许多生动的事例,有力的证明。

  以爱国精神为例,近年来,许多北大毕业生自愿去西部、基层、农村就业。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学校毕业生赴西部、农村、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总人数就将近800人,涌现出一批扎根西部、奉献基层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如“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莫锋,光荣当选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的村官陈丽娟,主动放弃读博和在北京大医院工作的机会,而选择了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担任住院医师的朱兴旺,等等。

  以进步精神为例,近年来,学校在师资人事制度、学科建设、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重要改革,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不断取得显著成绩。从2002年至2012年,北大进入世界前百分之一的学科从4个增加到18个,居国内首位。今年六月,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又制定了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进而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宏伟目标。这些都充分说明,北大人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永不自满,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卓越,追求一流。

  以民主精神为例,近年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民主精神在北大得到了很好的坚持、贯彻和发展。对于一所大学来讲,民主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学术民主精神。在北大,学术民主主要体现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传统。今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在北大得到了认真贯彻。学校始终坚持中央提出的“学术探索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在学术研究、学术探索、学术思考上不设定任何框框,不禁止任何实事求是的独立的正常的学术研究,提倡一切认真负责、言之有据、理性平和的学术表达,保护正常的学术争论和争鸣。当然,学校也会坚决制止和反对不负责任、不计社会影响的公开言论,这并不是违背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恰恰是从根本上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