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校资讯 >

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笔试只考两科 不再做"小高考"(2)

2012-12-20 02:55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文化课考试科目过多招不出偏才

  福州一名高三物理老师说,自主招生考试的难度介于高考和奥赛之间,需要用到奥赛思维。

  前几年,自招考试的科目几乎是高考的翻版。2011年,“北约”联考共包含语、数、英、物、化、史、政7科,根据报考高校的不同,考生需要考4到7科。2012年,“北约”、“华约”也要考5科(“语数英+理化”或者“语数英+史政”)。

  “由于科目较多,只要有一科成绩不理想,就很难获得加分,所以,某学科有特长的孩子很难脱颖而出。”福州三中教务处的李棽说。

  福州一中相关负责人也坦言,近年来特长生(包括学科特长、文体特长等)的升学渠道,一是学科奥赛获奖,二是校长实名推荐,通过自主招生这一方式进入高校的特长生几乎没有。

  减负对偏才怪才是好事

  今年,高校自招考试科目大幅“瘦身”,对此,高中老师们几乎都拍手叫好,因为“学生的备考压力大大减轻”。

  “科目少了,反而更有利于在选拔上做文章。过去考这么多科,如果什么都要会,特长又特在哪里?”福州八中副校长骆志煌说,正是由于什么科目都考,才导致自主招生变成“二次高考”,综合素质高的尖子生容易“出头”,学有所长的孩子则难以浮出水面。

  多名老师认为,高校选择语文、数学、物理作为考试科目,砍掉化学、历史和英语,有其合理性,因为数学和物理最能反映出学生的理科思维能力,是所有理工科学习的基础,在考试中也容易拉开差距。而通过考语文,则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也有老师认为,对文科生来说,数学所占比重由过去的1/5变成了1/2,这对于经济类等文理兼招的专业选拔人才或许是有利的,但在文史、政法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则不易出彩。

推荐阅读: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