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对高考加分项目作出重大调整:从2014年起,高校将取消奥赛获奖学生的保送资格。一直以来,奥赛被授予了很多光环,尽管烟台早已取消奥赛在中考中享有加分的政策,可在高考中依旧享受很多“特殊照顾”,因此,奥赛热一直难以降温。取消保送,对当下的“奥赛热”会有影响吗?有人为此叫好,称此举可减轻学生负担,可制止奥赛的功利性;也有人反对,认为奥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取消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不过,也有不少人表示,尽管保送的“甜头”被拿走,但获得奥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却可获得20分加分,依旧具有足够的诱惑力。“只要还与升学挂钩,奥赛就不会完全退烧。”近日,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奥赛学生已成名校“预备役”
目前,高中奥赛分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和信息学5个学科,获得奥赛省级一等奖的高中生,可获免试保送高校资格。按照目前实行的保送生政策,参加五大学科竞赛获奖者占据了保送生的主力。也就是说,保送学生中,奥赛获奖生占据了80%以上。这些学生可以不用参加高考,而有机会轻松进入国内顶级名校。自2014年起,这一实行多年的政策将正式叫停。全国奥赛决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都不能保送,最多只享受高考加20分。新规适用于2011年以后入学的高中生,这意味着到2014年高考时这一规定真正生效。
对此,烟台一中具有多年辅导学生奥赛经验的物理老师梁吉峰表示,这对参加奥赛的学生来说,没有多大影响,因为这些学生既然有能力参加奥赛,并且能获奖,本身就已经非常优秀了,即便不保送,考取国内名牌大学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梁吉峰告诉记者:“从2002年以来,自己辅导的奥赛学生,共有8人通过奥赛获得保送上大学的机会,其中,有2名学生保送上南开、3名上清华,浙大、中科大、北大各1名。”除了保送外,另一批通过奥赛辅导的学生,获得二等奖的也都通过高考考取了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梁吉峰表示,“我主要是通过这件事说明,参加奥赛,这些学生的目标并不是为了保送,而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