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高校应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途径
为何一味强调学业成绩?清华大学网站上这样解释:学业成绩最能反映一名高中生是否具有在其应该投入主要精力的事业中取得过人成就的素质。在竞争激烈的高中学业中的“学业领军”经历,是一个优秀人才将来在社会中发挥领军才能的强大心理基础和实践基础。而北大也曾回应,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潜力,偏才、怪才即使进入大学,也很难完成正常的学习,更谈不上毕业后实现创新。
这样的解释让不少中学校长不以为然。“谁能说成绩优秀就代表成才、代表创新?马云第一次高考时数学得了1分,俞敏洪第一次高考时英语只有33分。他们的学业成绩都不怎么样,但最后都成了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一位中学校长说,“相反,近些年国内一些顶尖高校招收了大批尖子生,却鲜有听说他们在哪些领域成就突出。”
“校长推荐制是中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创新做法,”一位教育专家指出,“从目前的实行状况来看,确实和人们的期望背道而驰。作为顶尖高校,清华、北大理应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逐步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作出自己的努力,不能轻率地判断一些偏才怪才无法完成高校课程,关键还是看高校能否给他们提供适合成长的土壤。”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