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915万考生走出考场时,2012年全国高考还远远没有结束。在一个个戒备森严的评卷点,4200万份试卷正在经历一道道严格而隐秘的“工序”,最终将化身为分数大白于天下。
国之大考,万众瞩目,为期20天的高考评卷工作是怎样进行的?评卷过程如何保证安全有效?评分如何做到客观公正?面对这些百姓热切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部门更是全力以赴,确保高考评卷“零差错”成为一项“放心工程”。
日前,记者跟随教育部有关部门来到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和安徽大学高考评卷点,现场追踪高考评卷的全过程,探访2012年高考评卷工作的新举措与新亮点。
早部署,严要求,试卷安全层层把关
从大门到小门,要经过两道警卫,出示两种通行证,室内外24小时有视频监控并全程录像……经过层层穿越后,记者走进安徽省考试院库房,看到全省200多万份高考试卷处于绝对安全状态,随时接受调度。
其实,在运抵库房前,全国的每一份高考试卷都经历了一次安全接力之旅。不过,出于保密考虑,这些工作一直鲜为人知。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张为舟说,2012年高考的一大亮点是安全工作部署早,要求严。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教育部党组多次指示要求做好今年的高考工作,教育部考试中心从2011年10月就开始围绕高考热点问题进行梳理、调研,重点查找安全薄弱环节,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然后上报部署落实。
6月9日,全国高考考试平稳结束,各地试卷在高度安保状态下运达扫描点,高考评卷工作也随即开始。然而,如何确保评卷过程不出安全纰漏,依然是各地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
“今年安徽省把全省高考试卷都集中到省考试院,安保措施更加严密、可靠。”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郑大明告诉记者,6月7日晚,合肥周边地区的高考试卷直接送达考试院库房,试卷扫描当晚开始进行,全省200多万份试卷要将近一周时间才能扫描完毕。
在与库房同一楼层的两大间扫描室,72名扫描员正在埋头奋战,两人一台扫描仪,平均每秒能扫描3份试卷,整个房间只有机器的“嚓嚓”声。郑大明说,这些扫描员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军校学员,个个政治过硬、业务熟练,能最大程度保证试卷扫描不出差错。
扫描室隔壁是质检室,12名质检员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查看扫描出来的答题卡和试卷有无折叠、污点、空白等质量问题。确定无误后,这些数据化的试卷再由调度室通过专线网络分派给各个评卷点。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