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评析安徽高考作文“七年之痒” 让人欢喜让人忧(2)

2012-06-18 11:46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高考作文题不宜太难

  要有梯度,意蕴丰富而又内涵深厚,让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七年探索,毁誉参半。

  审题难度大。从2007年至2010年,一连四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都很难。有相当多的考生因作文写跑题或偏题而使语文科得分很低。在这种大背景下,作文题不要出得太难,不能让考生患上“审题恐惧症”。别设置太多的陷阱、太高的门槛。应给考生以信心,这样更有利于语文教学。安徽幅员广大,南北文化、教学质量存在明显差异,题目太难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广大考生颇不公平。

  选材余地小。学生明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平时很注重积累写作素材,备考时整理强化记忆。可是,很多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留给考生选材的空间往往太窄,他们平时积累的材料大多用不上,怎么也赶不上出题人求新求难的变化,因此感到沮丧。很多考生因选材有问题,文章写得生硬、苍白、乏味。

  文体受限制。尽管作文题中有“文体自选”的规定,但有的作文题有比较明显的文体指向。最突出的例子是2007年的作文题“提篮春光看妈妈”。此题目适宜写成记叙文、散文、书信、日记等,很难写成议论文、说明文。这让擅长议论文的考生没有了用武之地。何况议论文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学生苦练了三年议论文,关键时刻用不上,岂不悲哉。

  命题者必须正视当今大多数高三学生的语文素养,正视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近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生的作文水平呈下降趋势。从模考和高考的实际情况看,作文得分偏低。无思想、无文采、无文脉、无材料的“四无”作文越来越多。很多作文立意肤浅,语言苍白,思路不清,空洞无物。很多考生写记叙文缺乏精彩的描写,材料陈旧,无真情实感;写议论文选材撞车,空话连篇,论证乏力。

  事实证明,作文题越难越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学生认为语文成绩进步太慢,不如学习其他学科划算。出题人应充分考虑,不能让大部分考生在考场上因作文审题和选材太难而“横眉冷对方字格,俯首咬破水笔头”。

  七年之“痒”,想说爱你不容易!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