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评析安徽高考作文“七年之痒” 让人欢喜让人忧

2012-06-18 11:46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又难又怪,这让广大高中师生且痒且痛。

  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卷要求考生以“时间在流逝”为题作文,启发考生思考生活,惜时奋进。题意明确。写出深度、写出新意、写出文采、写出时代气息就能得高分。这似乎在暗示,安徽省高考作文题审题难度在降低。

  但今年,以“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为材料的作文题又给考生带来审题上的麻烦。题中暗示可以多角度立意,但不好确定关键词,不好找到立意的“抓手”。因此,网络上把今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评为“最怪”。回顾安徽省自主命题七年来的作文题,可谓让人欢喜让人忧。

  命题形式灵活与时代同步

  2006年,安徽省自主命题第一年,要求考生以“读”为话题作文。题意明确,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可以驰骋想象,把自己的文采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读历史或现实,读自然或社会,读亲情或友情,读花季或雨季……只要写得立意深刻,有思想、有感情、有文采,就自然意蕴无穷。

  2006年安徽省高考作文审题难度不大,符合新课标理念,从使用全国卷到自主命题过渡平稳。它像一泓清泉,给人带来甘甜的滋润。但这种“甜美”的感觉并未持续太久,“蜜月期”短暂结束。

  2007、2008两年,安徽高考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标题分别是“提篮春光看妈妈”、“带着感动出发”,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呼唤社会责任感的回归,时刻不忘回报社会。

  风向突变,审题难度陡增。尤其是“提篮春光看妈妈”,让很多考生审题时一头雾水,在网上被评为当年最难最怪的高考作文题。“提篮春光”这四个字很难理解。“提篮”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性短语。“春光”是借喻,可以理解为甜蜜的笑容、丰硕的成果、骄人的成绩等。“妈妈”可实指,也可指女教师、女护士、伟大祖国、地球母亲等。“带着感动出发”,“出发去干什么”是写作的重点,容易偏题。感动一定要升华——期待感动,发现感动,感激感动,从而善待感动,传播感动,践行感动。

  2009、2010两年,安徽高考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要求考生分别以“弯道超越”、哲理诗《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为材料作文,旨在引导考生深入思考生活、理性思考生活、辨证地思考生活。

  思辨性强是这两年作文的共性。审题和选材的难度都很大。写“弯道超越”不能偏离题意。利用(抓住)机遇,实现超越(对手或自我)。两者是条件和目的的关系,缺一不可。只写前者或只写后者都是偏题。对“弯道”的理解失误或只写其本义也是不符合题意的。2010年的作文题,考生必须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阮元的《吴兴杂诗》的基本意思和哲理意蕴,才能正确立意。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吴兴四水上溯、河流纵横、民居广布的美景,反映了农作物间种而呈现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进而说明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

  安徽省高考七年作文题命题形式灵活,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一应俱全;与时代同步,与生活接轨;感性与理性并重。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