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语言能力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言能力,对语文素养的考查,其核心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查,今年语文试卷特别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查。试卷考点涵盖词语使用、词语理解、词语赏析,病句辨析、句子理解、句子仿写,信息识别、信息概括、信息推断,情感把握、意象赏析、要点归纳、结构分析、手法鉴赏、文章评价等多个方面,这些考点围绕语言能力的五个层级,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状况。从具体题目看,7题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水俣病”;11题选取了文言特殊句式较为明显的文句要求学生翻译;12题第一小题要求考生赏析颔联中极富表现力的“空”字;14题要求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关键词“柴禾”的含义;16题要求考生赏析反复修辞手法;18题阅读文段后进行概括;19题根据要求对对联;20题仿写句子等:都从不同侧面以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语言能力,发展语文素养。在考查语言能力的同时,注重试卷语言的美感,如《柴禾》语言平实隽永、情感含蓄、意蕴深邃;对联和仿写文句内涵丰厚、富有韵律美;作文以诗歌为素材,增强了全卷语言的文学色彩。
渗透课改理念
今年语文试卷在三个方面渗透了课改理念:一是突出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从六大题看,3个小题分别选自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美学论著、中国传统节日与中学语文教材,内容涉及对陶渊明的评价、对春节与端午节的了解、对“回忆与希望”的思辨等,课内课外结合,既贴近考生生活,又引导创新思维。考点设置既有概括提炼、仿写续写与对对联,又有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生动、形象等,考查了考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二是注重开放性与思辨性。12题(2)小题要求考生“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选择空间;17题“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空间,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21题作文材料《手握一滴水》中包含了大与小、局部与整体、细节与全局等辩证关系,考生只有具备辩证思考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内涵,写出有深度的好作文。这些题目的设置,有利于引导考生辩证而有深度地思考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促进阅读与表达的多元发展。三是促进考试改革、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整合。今年的字音、字形、词语使用、文言虚词、意象赏析、名句默写、句子仿写等均取自教材。古诗鉴赏要求考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两个意象赏析,与教学活动内容大体一致;20题文句续写取材于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意在引导师生在高三阶段研读教材或读书,而不能一味埋头于题海。试卷渗透的这些课改理念,有利于引领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与考试改革不断整合的角度,在语文学科中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体现地域特色
今年试卷具有四川特点,体现了地域特色。在字音考查中,选取了四川人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考查;在词语使用中,选用了发生在四川的活动,具有地方特色;在诗歌鉴赏中,选择了元代诗人曹伯启的《子规》,诗歌涉及的蜀魄、锦水等均是四川特有的神话传说或意象,具有非常丰富的四川元素,发挥了自主命题的优势,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