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高考录取制度下,很容易出现一名考生虽然被录取,但却对学校或专业不满意的情况。有调查也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新生对就读专业不满意。
2012年高考录取接近尾声,如果你没有被录取到心仪的专业,也不必沮丧,大学仍给你提供了重新选择的机会。而大学教授也说:随着通识教育日趋盛行,专业概念日渐淡薄,培养自己的能力才是大学学习中最重要的。
在大众化教育时代,既有实行通识教育的大学,也有实行职业教育的学院。对于前者,学校其实不应该把专业划分得过细,甚至可以在本科教学中不分专业,你也不应特别在乎专业,而应关注自己通过专业学习获得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对于后者,学校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选择这些学校,你应关注自己的专业兴趣。
如果考生进入的是一本院校,不应特别在意专业,而应在意怎样通过专业学习,利用学校的资源平台,培养自己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如果考生进入的是二本院校和高职高专,则有必要更多关注专业,因为这关系到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以便今后更好地就业。
如果确实对专业不喜欢、不满意,也难以转变专业观念,则可利用高校的相关政策,争取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或者在大学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内容。目前,我国高校大致有以下一些政策。
其一,换专业政策。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校纷纷推出换专业政策。具体操作是,在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结束,给予部分学生换专业的机会(换专业的比例从5%到30%不等),有换专业意愿的学生可根据换专业条件提出申请。各高校的换专业条件,基本包括高考成绩、大一学业成绩、换专业考试成绩等几方面,分析这些条件,一个结论就是,努力学习好本专业以达到换专业的目的。这样的换专业政策,确实显得很“荒谬”,但也是当前高校的无奈之举。如果你准备换专业,那么,先不要抱怨本专业,努力学习好本专业,你才有换专业的希望。
其二,专业辅修政策。由于换专业的名额有限,还是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想换专业却未果。对于这类学生,在本专业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学习另外一个专业的课程。我国不少高校,包括一些二本院校在内,都有专业辅修政策(辅修的比例从20%到60%不等)。专业辅修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学好本专业,也要花时间学习其他专业,但如果能把握这一机会,将在获得本专业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专业辅修证书,显然拓宽了自己的就业渠道。
1 2 下一页 尾页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