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经验 >

2014年高考备战:如何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2)

2014-02-16 17:37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2.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善于交替用脑

  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而用同样的时间所产生的学习效果,对不同的人来说却往往相差很大。这有一个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比如,早晨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利用这段时间记忆外语单词、课文及语文中的字词,背诵一些内容,会有较好的效果;而上午、下午和晚上较长的时间,可用来复习数、理、化等偏重于思维理解的科目。

  经过一段时间的脑力劳动之后,大脑会疲劳,它所引起的最显著后果,是破坏学习的良好心理状态,导致学习效率降低。那么,怎样才能防止大脑疲劳,使心理状态维持在最佳水平呢?

  要变换工作方式和学习内容。18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在他的自传中写道:“应当承认,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的人,因为我用功时间稍长一点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尤其是在顺着别人的思路思考时更是这样--如果我必读一位作家的著作,刚读几页,我的精神就会涣散,并且立即陷入迷茫状态。即使我坚持下去,也是白费,结果是头昏眼花,什么也看不懂了。但是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毫不间断,我也能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这一问题可以消除另一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一下脑筋。于是我就在我的计划中充分利用我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因学习是由大脑的不同部位支配的,变换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可以使大脑皮层的某个部位由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从而解除神经细胞的疲劳,使大脑得到休息。一般来说,学习一门功课的时间以1~2小时左右为宜,换学另一门功课时,中间最好休息5~15分钟,这样可使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