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应试教育的悲哀就在于考什么就教什么,教学的一切目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高考转。我们应该跳出这个怪圈,站得高一点把握住高考的方向。当前,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应该说,高考不是全面衡量人的素质的最好方法。但在现阶段,高考命题已在可能的范围内不断加强了对学生素质方面的考查。我们必须把握住这个大方向,平时教学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取得主动,才能跳出高考,赢得高考。
此外,对历史学科高考命题方向的把握不应忽视它的社会功能。历史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认识历史是为了诠释历史和解决现实社会的问题。高考试题中十分重视体现历史学科的这一独特社会功能。认识这一点,教师在指导高三复习时应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正确地把握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加强针对性。比如,1991年我在考前指导时强调清朝疆域的重要,清政府巩固统一的斗争。高考考了几乎同一个问答题“鸦片战争前,清政府是怎样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加强?”,1995年我在福州市高三学生复习指导讲座上强调,要注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因为当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结果高考考了一大题相关知识。03年,我出的模拟卷上(音像出版社出版)一个题组是关于反法西斯的,一个材料题是关于美国西部开发的,而且要求答出《宅地法》对西部开发的作用。今年高考试题从美国人口移动的角度,考查了相似的内容。说这些不是为了炫耀我的猜题本领。而是说明重视高考的社会功能的必要性。
以上是我个人多年从事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的经验与体会。当然,师大附中历史高考成绩比较好的原因还有很多,也有历史组老师集体的功劳。我们一些年青教师第一次教高三也能取得好成绩。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和钻研之外,还有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师徒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使年青教师少走许多弯路。另外,我们的学校和教研组很重视新的教学理论教学理念的学习,以及对史学界新成果新动向的学习。使老师们的教学起点比较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