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处理好“我填志愿”与“他人指导”的关系,填报志愿是考生的选择权利,应以考生的意志为准,但要教育考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尤其是听取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因为家长和老师与考生接触最多,对考生最了解,最清楚考生的兴趣所在和优势、弱点等。家长和老师要热情关怀,悉心参谋。在考生、家长、学校意见不统一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注意四个分散: 一是地域要分散: 不要都往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大城市挤,同批次成绩不很高,要往比较偏远的地方报,如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哈工大等人们认为远、冷、偏的地方,实际上这些学校教学质量过硬,在国内外都有较好的口碑,专业设置上也较有优势。
二是专业要分散: 填报志愿时,不要看其他学生报啥专业,就认为这个专业好,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志趣、成绩、社会需求、学校收费、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考虑,不要都往某一个和几个专业上挤。
三是高分考生要分散: 分数高的学生,不要集中往某一个或几个学校报,因为每一个高校都希望录取高分考生,但如果高分考生都集中在一个学校,就会增大落榜的风险,即使被录取了,专业也未必理想。
四是学校要分散: 如果一个班级、一个高中的考生都集中填报某几个高校,势必会造成“撞车”、“塞车”现象。
志愿与就业: “热门专业”≠就业热门”,“就业热门”≠“就业良好”
志愿填报直接决定考生的就业前景,如何处理好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专业与就业的问题,洛阳师范学院就业中心主任赵社民、洛阳理工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莉等给出了如下建议:
“热门专业”≠就业热门。比如,从洛阳理工学院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电子信息类专业和机电、建筑类专业就业形势一直很好;从洛阳师范学院2004年以来毕业生的就业率来看,师范类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中文、数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一直很紧俏,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也非常好。从全省情况看,地理专业因为毕业生少,就业率排在第一位;一些被认为热门的专业如会计、法学、金融、国际贸易等,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
不少考生不了解社会需求状况,依然将某些就业难的专业视为好专业,争相报名。当然,如上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也不一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例如,由于近几年房地产很热,洛阳理工学院建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就很好。这些专业的供需情况及表现形式,考生应该多了解一些,以减少报考的盲目性。所以,某种程度上“热门专业”并不是需求量大的专业。一些急需的人才,如石油工程、边防管理等专业人才,就业面相对较窄,其招生并不多,可因为它是社会急需人才,就业率高,因此仍不失为“热门”专业。
“就业热门”≠“就业良好”。“就业热门”专业不能因为其就业率高,就一味盲目地报考,因为该类专业一般是招生人数相对较少,社会需求量不大,就业面较窄,有定向培养的性质在其中,如边防管理、石油工程等,其高就业率正因为这些原因而产生。而“报考热门”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由于其招生人数多,就业面广、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大,因此报考该类专业的毕业生较多。该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地选择了创业或出国,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急于在毕业时寻找一份固定的工作,而是“待价而沽”。越“热门”的专业,这种现象越严重,正是因为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量大,毕业生“心中有数”,就业时自然“不慌不忙”。因此“就业率”并非考察专业热门与否的唯一标准,“报考热门”专业并非是“就业热门”专业。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