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是基础,志愿是关键,对于每一位高考考生来说,正确填报志愿不但十分关键,而且大有学问。洛阳市教育局已估出洛阳今年高招参考分数线,6月12日至15日,考生开始填报志愿。 为了给洛阳市5万多名考生助一臂之力,记者专门采访了部分高三老师、大学相关负责人,就考生和家长关注的志愿填报问题进行探讨。 志愿与形势: 我省报考人多10万 录取人数多5万 据省、市高招办统计,今年我省有878847人报考,比去年增加98239人。其中,参加全国统考报名的有790675人,比去年增加100786人,增幅达14.6%。这其中文科考生290217人,比去年增加44402人,增幅18.1%;理科考生500458人,比去年增加56384人,增幅12.7%。 今年洛阳有55724人报考,比去年增加4869人。其中,全国统考报名50015人,比去年增加5349人。这其中文科考生20089人,占统考生总数的40.2%;理科考生29926人,占统考生总数的59.8%。 今年我省统招计划为392260人,比去年增加53294人,增幅为15.72%。其中,提前批本科、一本、二本招生计划134899人,比去年增加25707人;本科三批33199人,比去年增加3254人;提前批专科、艺体专科、高职高专共224162人,比去年增加24333人。 志愿与政策: 高考政策要用足 洛一高副校长王崇欣说,高招录取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考生能够很好地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以下政策应引起考生的注意: (1)和往年一样,对各批第一志愿报考农林院校的考生,在统考成绩的基础上加20分投档(仅限各批第一志愿),这主要是对报考农林院校生源不足时有意义。 (2)按考生所报志愿全部投档后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省招办将向社会公布计划余额,公开征求考生志愿。如仍完不成录取计划,再降分征求志愿,但降分一般不超过20分。有的同学高考成绩差一点儿上不了本科线,可选择往年这类降分的院校填报,还有可能上本科院校。 (3)少数民族考生报考少数民族院校,在控制分数线以上生源不足时,经省招办批准,适当降分,由学校审查录取。对这类考生,可在其总分的基础上加5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录取,省外院校是否认可,由学校决定,分数低亦可报一所招收预科生的学校,本科可降80分左右,规定只对少数民族考生,填报在单独设定的位置。 (4)积极报考军校和国防生。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差、身体条件好、有志于国防事业且成绩符合要求的同学,可在提前批填报军事院校和国防生,一旦被录取,可大大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使自己顺利完成学业,并且毕业即可就业,如洛阳外国语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等。 (5)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填报在每批第一志愿中与非定向生招生同时投档。高等学校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该院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计划的,可降低20分以内,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补充投档,学校根据考生定向志愿择优录取。定向招生随各批第一志愿同时录取。 志愿与分数: 分数是基础 选择很关键 不管高考分数是高是低,在填报志愿时都面临着一个选择的技巧问题。那么,不同分数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该怎么选择呢?洛阳一高副校长王崇欣,该校高三班主任李露明、王利平老师给出了如下建议: (1)绝对高分考生奔名校。根据市教育局有关专家的估计,今年洛阳理科、文科660分以上的考生,有希望问鼎北大、清华。社会上有“清华、北大无专业”的说法,在这样的学校,学什么都是次要的,这些学校比金子还耀眼的牌子会给你的前途和就业带来很多好处。 (2)次高分考生奔特色。这批考生是指所估分数比一本线多出四五十分以上的次高分考生,他们若填报北大、清华等顶尖高校把握不大,为稳妥起见,可考虑排位靠前的重点院校的特色专业为第一志愿首选,如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重点院校的特色专业。 (3)考分中上等的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考分在重点线以上,但又高不出太多,志愿填报选择余地反而增大,可以从容地在学校热度和名气相对较低的高校中,找个综合实力强、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学校。 (4)一般成绩考生奔前途。考分在一本线和二本线之间,普通高校实力、声望差别不大,而专业差别对就业和其后的发展关系较大,这个分数段的考生,以选择好专业为主,但不要人云亦云,应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专业。 (5)低分考生确保有学可上。既然上不了好学校,不如在选报志愿时,多考虑与实践结合紧密且需求量大的专业,以利于将来就业;对于相对偏“冷”的基础性专业,要尽量避开。 志愿与技巧: 填报志愿须记一二三四 填报志愿究竟有何技巧?洛一高副校长王崇欣、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齐伯文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的康慕宁教授、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喜东、西安交通大学的李涤尘教授、复旦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助理周曦给出的建议是,填报志愿须记“一、二、三、四”。 选好第一志愿: 不管是哪一个录取批次,第一志愿都是最关键的,从历年的录取情况看,第一志愿学校的考生数量超过计划录取数量的情况十分普遍,85%的院校录取的都是第一志愿的考生,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更是占到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作为最重要的第一志愿,考生在填报时,尽量宁低勿高,避免落选。那种冒险高填第一志愿而被录取的爆冷门新闻每年都会出现,但这只不过是偶然现象,绝不是规律,不值得效仿。 做到两个兼顾: 一要兼顾身体健康状况,高考成绩是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但身体健康状况也是录取新生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对视力、乙肝等有限制的军事、民航、食品专业等,考生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坚决避开此类限制性专业;二是要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学什么专业,在哪个地方上大学,对考生毕业后的就业有很大关系,考生要根据个人情况考虑清楚,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我选学校”和“学校选我”的关系,考生填报志愿是“我选学校”,但是目的是让“学校选我”,所以填报志愿要把“学校选我”作为“我选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估分情况,从实际出发,从选我的学校中,去挑选我选的学校,做到量体裁衣,看菜吃饭。 二要处理好“个人需要”和“国家需要”的关系,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是考生选择志愿的依据之一,但在考虑个人需要时,也不要忘了国家的需要,一般说来,国家需要的人才往往是社会着力发展的行业方面人才,考生考虑个人需要无非是为了学到更多的本领,将来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