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填报技巧 >

2009高考志愿填报:看往年案例学填报技巧

2012-08-03 12:00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又到填报志愿时,该如何操作才能避免一些无谓的失误?为此,本报邀请教育部考试中心国家教育考试督考小组成员徐道仓结合近年来指导填报志愿中的具体实例,进行精彩点评,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正确的志愿填报思路和方法。

  给自己的实力准确定位

  实例:

  2008年西安市一所重点中学有一名理工类考生,他在考前学校组织的多次模拟考试中每次都是前两名,高考时估分645分(实际得分640分)。他第一志愿想选报浙江大学,查阅2007年的招生考试资料得知,浙江大学在陕西省理工类录取了71名,录取平均分660分,录取最低分645分,和自己估出的分数一对照,他犹豫了,胆怯了,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踌躇了几天之后,第一志愿选报了2007年录取分数比浙江大学低的同济大学,最后他被录取了。但是当他得知有639分的考生被浙江大学录取后,非常后悔。

  点评:

  这名考生之所以与浙江大学失之交臂,是因为他在确认自己实力时犯了错误,忽视了考生个体分数的价值随着当年选报志愿小团体(即选报同一院校、同一专业的考生群)人员组成的变化而变化的事实,从而在确认自己实力时把参照标准找错了。那么,选志愿时要参照谁呢?很简单,考生回到中学母校去,自己如果多次考试排在年级第二名,那么你就可以把和你排名相同的学长“借来”,把他选报成功的学校,或者与之录取分数相当的学校,作为自己的竞争范围,看做自己实力的“位置”。

  选好主报批次的第一志愿

  实例:

  2008年,陕西省某重点中学有一名理工类考生,在学校按成绩排在第7名,高考分数642分(估了640分),该考生酷爱医学,他拿到2008年的招生计划,把招收临床医学的院校都抄在本子上,发现招收本硕博分流培养8年学制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医学部有4名计划,中山大学有两名计划。升入大学后认真学习八年,就可以取得博士学位,对这位考生来说是梦寐以求的目标。老师鼓励他选报北京大学医学部,考生和家长反复考虑,从自己的实力出发,还是决定第一志愿选报中山大学。最终录取结果统计显示,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8年)专业录取了4名考生,平均分663分,最高分679分;中山大学临床医学(8年)专业录取了两名考生,其中就有这名考生。

  点评:

  所谓主报批次,是指考生根据自己所估出的分数,对自己可能被录取的批次作出关键性的选择和填报。主报批次的第一志愿一定要报好,这对于考生是否能够被录取很关键。其原因首先是录取方式使第一志愿处在一个最优的被高校选择的位置。其次,志愿选报态势决定了第一志愿被录取的最大几率。多年的录取结果统计显示,一批本科院校录取第一志愿考生总体在70%以上,许多学校多年未录取过第二志愿考生。第一志愿如此重要,这就要求各个层次水平,不同 “位置”的考生必须讲究策略,在选择第一志愿上下工夫。

  成绩中等可文理交叉选报

  实例:

  2008年,陕西省一名希望学习英语专业的考生,分数是575分,仅比文史类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高出18分,第一志愿选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最终被录取为英语专业的新生。而当年西安外国语大学在陕西省文史类一批本科招生,录取495名英语专业考生,平均分数572分。2008年,西安石油大学在陕西省理工类二批本科招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录取新生33名,平均分518分,最高分564分;西北政法大学在同类别同批次招生,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录取新生也是33名,录取平均分514分,最高分535分。

  点评:

  文理交叉选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报策略。多年的录取实践证明,理工科为主的大学的文史类和外语类专业,相对于文史科和外语科为主的大学的文史类和外语类专业,录取分数要低。相反,文史科、外语科为主的大学的理工类专业,相对于理工科为主的大学的理工类专业,录取分数也低。文史科为主的大学的外语类专业,相对于以外语为主的外国语学院或大学,录取分数也低。据此,实力水平和考试成绩中等的考生应该采取交叉选报的办法,使自己的水平和分数价值得以展现,使第一志愿获得成功。

  选专业要考虑能否被学校录取

  实例:

  2006年,一名理工类的陕西农村考生,高考后估出了560分(实际得分562分)的成绩。到选报志愿时,平时埋在心里的学习生态学专业的想法跳了出来。他听老师介绍说,开设这个专业的有十几所大学,但并不是每年都在陕西省招生。他找出往年的招生录取资料,发现2005年北京科技大学这个专业招了两名新生,录取分数是624分和623分,刚好和学校在陕西省理工类录取的平均分持平;内蒙古大学这个专业也录取了两名新生,分数是609分和587分,比学校录取平均分还高出13分。可见这个专业在考生眼中比较看好。他从公布的2006年招生计划查到,生态学这个专业,北京科技大学计划招生2名,南京农业大学计划招生2名,上海交通大学计划招生2名,云南大学计划招生5名,广西大学计划招生5名。他该选报哪所大学?按照自己的实力,选报内蒙古大学把握大,但这所大学生态学专业当年在陕西省不招生;考虑到大学实力排名、录取水平以及陕西省考生偏重校址等因素,他认为选报广西大学比较合适,原因是广西大学的综合实力排名和录取水平与自己的实力相符。该校上年生态学专业未招生,理工类在陕西省录取平均分比北京科技大学的录取平均分低了10分,一般考生会因上年生态学专业未招生、没有录取分数作参照而轻易不会选报,他若选报被录取的可能性会增大。考生的想法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很慎重地填报了志愿。

  广西大学这一年在陕西省理工类计划招生83名,他的分数排在第一志愿考生的第45名,学校将他录取为生态学专业新生。

  点评:

  多年的录取实践证明,同一个专业在同一个批次的院校中录取分数不一样,在不同批次院校中录取分数更是有较大差距。这就告诉考生,为了实现自己满意的专业志愿,不但可以在同一个批次院校中选择,而且可以降一个批次选择,把握性会更大。本报记者 杨文花 曹运静

  草率估分酿苦果

  实例:

  肖铭高考结束后,开始了估分,父母处在焦急等待中,终于得知孩子估分约高出一本线40分,父母高兴极了,催促孩子赶快填报志愿。肖铭想到自己的考分还不错,应该可以选一所不错的大学。经过一番浏览之后,就在一批本科第一志愿填报了西安理工大学,第二志愿也分别填报地处省城的一本院校。因为考虑到估分还有一定优势,二本志愿就没有填报,然后就满怀欣喜地等待着被录取。

  分数公布后,肖铭却傻眼了:她多估了60多分,连一本线都没上,二本又没有填报,看来彻底没戏了。怀着一线希望,终于盼到了二本补录志愿,可是在公布的缺额院校及专业中,她左看右看都不顺眼,最终选择复读。

  点评:

  肖铭在整个志愿填报过程中是草率的,草率地估分、草率地选学校,结果是一步错,步步错,估分是志愿填报的开始,没有它,志愿就无从谈起。如同人人皆知的百米跑,要想赢,起跑是关键。

  “爬坡式”志愿填报致高分低就

  实例:

  2008年,陕西理科考生小明估分630分,填报志愿时,在“提前批次”填报了西安交通大学电气信息类,一本一志愿填报了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科学类。最后考分678分,得知考分后,小明和家人只感觉欲哭无泪。678分可是一点没有悬念能上清华大学的分数呀。却被提前批西安交通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录取,真是太亏了!

  点评:

  小明犯了志愿填报中的常识性错误:首先在估分填报志愿模式下,估分不准是大忌;其次志愿填报方法上犯了“爬坡式”的错误。“爬坡式”的填报方法就是“提前批”低于一本,或者是各批次的一志愿低而二志愿高,小明的“爬坡式”志愿填报方法,最终导致高分低就。

  他由于志愿填报不当,结果实在可惜,这正应验了那句话:高考要有实力,也就是分数,更要有智慧,也就是要有科学的志愿填报方法,二者兼而有之,才会赢在高考,赢在未来。

  志愿填报慎用“大小年”

  实例:

  理科考生张浩,经过几次缜密估分后,估分约高出一本线20分。该填报什么样的大学呢?在《报考指导》上,他发现有一些大学有“大小年”的变化特征,也曾听说以前有考生就是钻了“大小年”的空子,录取到很好的学校。自己何不尝试一下?翻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所与自己分数相当,还较有名气的大学,从这所大学前两年的录取情况来看,第一年录取分数低,第二年录取分数高,那么按照这个规律,今年的录取分数会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年”。张浩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于是就在一本一志愿填报了该大学。

  考分公布后,张浩的分数比估分还多了6分。可是,录取结果却让他悲从天降,一本志愿落空了,这一年,张浩所报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比自己查阅的前一年的“大年”的录取分数还要高,而他是依据“小年”的分数填报的志愿,又怎么能被录取呢?

  点评:

  要想利用“大小年”来填报志愿,一定要摸准学校“大小年”变化明显规律特征。既然是“规律”,那么仅仅靠两年的院校录取情况来判定是远远不够的。依据多年的志愿填报经验,必须要掌握院校至少四年以上的录取信息,才能大胆地运用“大小年”来填报志愿。而且要有心理准备,即使利用“大小年”被录取,在专业上不能挑三拣四,除非有分数优势。

  近年来高考填报志愿中 “大小年”宣传比较多,对于如何运用“大小年”,许多考生、家长都说了解并知道,这样反而加大了运用“大小年”的风险性。所以,在填报志愿中更要有巧用、慎用“大小年”规律之说。

  选专业还要注意选科

  实例:

  陕西文科考生美乐,高考结束后估出的分数约比一本线高出10分左右,想报考医学类院校。在查看医学类院校的招生计划时,却发现除中医学类和护理学类专业只有少量计划招收文科生,而且分数要求较高,医学类专业大量招生计划都是针对理科生的,基本不招收文科生,她非常失望。

  点评:

  选专业除了要考虑分数外,还要结合自己的选科。有些专业只招理工类考生,有些专业只招文史类考生,即便是文理兼招专业,也是有区别的。如:会计学专业对文史类考生的招生指标就多一些,而对理工类考生就少,法学、金融学、外语类等文理兼招专业也一样;相反,如医学类等文理兼招专业对理工类考生的招生计划很多,而对文史类考生的招生计划就很少,或是根本没有招生计划。所以,选科决定着志愿填报中的选专业,如果已经决定了将来的发展方向,选科一定要慎重。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