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来看民国语文教材 有甄嬛体 还教戒赌存钱种花(2)

2012-08-29 11:23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第32课《兵器》

  图说军舰大炮

  在第7课《邮政》中,就专门有一页附录展示当时的邮政价目表。分门别类地标明信件类、明信片、新闻纸、快信等各类邮寄物不同的邮寄价格。第32课《兵器》的配图,更画有冒着长烟的军舰,排列枪、炮、子弹等武器。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于飞:民国是传统中国和现代化碰撞的时候,知识分子急于把这些知识传递给民众,这种时代特征非常鲜明地体现在了民国教材中。因此,书中有丰富的现代西式事物的介绍。

  第4课《干支》

  质疑传统天命

  第四课《干支》只有170余字。文章说,古人发明天干地支来记时,同时认为一个人出生的时间预示着这个人一生的命运,随后,批判了这种“富贵在天”的观点。

  文章说,相信命中富有的,那么虽然贫困却不去劳作,虽然生病了也不请医生。全国同一时刻有许多人出生,那么他们的八字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其实各不相同,虽然是笨人也知道其中的道理。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于飞:民国思想开明,也具有反叛精神。早在百年前,语文教材中就已经教导学生天命不可信。

  第29课《赌博之害》

  小心倾家荡产

  文章对赌博进行了批判:“利,人所欲也。然必勤劳而得之,节俭而用之。若赌博之事,欲以少数之母财,攫多数之赢利,不足恃也。”

  文章说,赌博不可能只赢不输,输的人往往倾家荡产,或者沦为乞丐盗贼。就算是有幸获胜,也不甚爱惜,任意挥霍。而且赌博常常是让人增长贪欲,让心术变坏,实在是大祸害。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于飞: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校令》提出,“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之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予生活必须之知识技能为宗旨”,未提供细化教材编写标准。这本教材出版于1912年,因此《少年》《赌博之害》对一些恶习提早作出劝谕。

  第22课《旅馆》

  为啥旅馆物品易坏

  文中说,在大城市旅游入住旅馆,发现旅馆中的被褥、器物等“污溽繁杂”。对此现象,文章加以批判称,除了旅馆经营不善之外,还因为旅客不守公德所致。自己家中每一件器物都会加以爱护,而住在旅馆时,想到并非久居之地,因此“往往任意污毁”,不为后来者打算。

  此后,文章还以古人举例,教导学生应该向古人学习,爱护旅馆的设施,注重公德。

  市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志昆:民国教材的显著特点是内容浅显,具很强的亲和力,这篇文章就是用浅显的事例培养国民的公民意识。

  第26课《积财》

  理财从娃娃抓起

  文中说,农民种植庄稼不可能只有丰年,还会有歉年;做生意不可能一直盈利,也有可能亏本,意外的用费其实很多,如果平日里毫无积蓄,那就只有步入穷途末路。

  文中还说,把钱藏在身边难免遭遇水火、或者盗贼等。最好的办法是存到银行去,不仅可以备不时之需,还能得到利息。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于飞:这个篇目是传授学生具体的生活技能。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