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兵山教育之窗》七月刊“博客文萃”文章

2012-08-09 12:47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第三中学教师教学札记 

苹果为什么歪了

张靖

圣诞节的前一天,讲台上放满了孩子们送我的平安果。
    看着下面那一张张可爱的脸,一双双微笑的亮晶晶的眼睛。我也忍不住微笑起来。我知道这些小小的心灵此刻多么友好和善良。
    我拿着其中的一个,打开包装纸,“哗”的一下,学生们都笑了起来。这是一个和其他苹果一样的最苹果,它只是略小一圈,歪歪的长得有些不周正,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
    我托着这个苹果,笑着问下面的孩子: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歪了?
    他们看着我,一刹那没有反应过来,然后又互相交换着困惑的眼神:老师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冰冰眨着黑亮的眼睛试探的问:“老师,是不是它营养不全没有长好?”
    这一下打破的僵局,有的孩子说是土壤不好,苹果树没有长大,结的苹果小;有的说是水分不足,耽误了苹果的发育;也有人说是品种没有改良。总之,一切说法都是围绕他们所知道的植物生长知识。
    大家看出我并没有满足他们的发言,便停下来看着我。我引导他们:如果由这个苹果展开联想,你会想到什么?为什么它红的部分偏到一面呢,是不是这个苹果偏科了?
    大家爆笑,但也被我另类的提法激活了。终于有个勇敢的孩子站起来说:“这个苹果只接受自然提供的营养,而自己又不主动努力,所以不完美!”有人也提出异议:“你怎么知道它没有努力?或许是就喜欢按照自己的样子长呢!”
    在大家争议的时候,我注意到坐在中间的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说了句什么,我们没有听清,但她的神情表明却苦于被大家的声浪太高,不好意思突出自己的观点。我示意了一下,她只是摇了一下头,低下脸。她前排那个上课最爱说话的李想大声的重复:她说是果树上苹果太多,把它挤的!
    对于这个说法,大家纷纷点头赞许,仿佛说的就是他们自己。我此刻的心情比那个得到认可的女孩更激动:“满枝头的果实都在力争上游,这个小苹果也没有放弃努力,今天,它能和其他苹果一样给我们带祝福和美味,这是多么难得啊!”
    我看到了更多孩子脸上苹果一样的光泽。
    小蒙调皮的说:“老师,我知道一定是这个苹果和挨着她的那个生气苹果了,一扭脸,长成这样的!”大家把目光投向她的同座。因为值日的问题,从前一天她俩还没说话呢。在大家哄的笑声中,这个女孩红着脸蛋伸手去拧小蒙的胳膊。
    调皮的孩子把矛头指向我:老师,你说苹果为什么歪了?
    我笑了,其实我也不知道它为什么长歪了,但我知道它一样甜脆可口,甚至更好吃。
    每个孩子都又一个自己的苹果,那些苹果都沐过阳光浴过风雨,吸取着来自自然的一切营养,无论大小,它们都是果树的骄傲和荣耀。在正式授课之前,我告诉我的孩子们的就是这些。

 

由易中天老师品<三国>的语言风格想到的

吕健

时尚的人都知道易中天老师,现在已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然而我不时尚,却也知道.坦诚地说,我没有资历.能力去品评易老师的语言,但我能确认一点,易老师的品<三国>为什么能抓住众人之心,其一是他睿智幽默,通达,富有哲理的语言.

三句话不离本行,我作为一位语文老师,从易老师的语言中想到了很多很多.作文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按照评分标准规定,表达能力考察的指标主要有四项:文体,结构,语言,字体.此外,在发展等级里面"有文采"一项主要针对的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由此可见,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失去语言,写作就无从谈起.除去文采,斐然,充满诗意温馨靓丽去征服阅卷者之外,就是时尚幽默的语言.体现鲜明的时代感和年轻人特有朝气与活力,将这些写进自己的作文,岂不给文章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例如,培养自己独立自主,可告诉父母老师"我的地盘我作主";对于年轻的老师,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可用"粉丝"."哈族";对于展示自己充满自信的,可用"主打歌",诸如此类,这些鲜活灵动的语言定能为作文增添文采,以此取阅读者.但是,这些需在有深厚文化底蕴,历史的积累,学识渊博基础上厚积薄发,但需注意语言的规范化。

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甄别美丑,使喾一知道什么样的语言是优美的,可利用的,什么样的语言是粗俗的,该摒弃的,要让学生在作文中用真情.真意.真心去写我想我思我悟.

 

换 出 真 爱

——《经典案例》读后感

王琳

假期有幸看到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课程教师必读经典案例》,我获益匪浅。书里的很多故事都深深的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读罢此书,有一种信念深植我心——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陶行知先生的精神糖果”就是换位思考的产物,先生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深谙教育行为的前提是换位思考,用一种表扬的方式去批评犯错误的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恰当,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霍懋征老师讲过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在她的班上有一个新转来的女孩,经常在课上举手却回答不出问题。原来是她怕同学笑话她学习不好,所以不管会不会,她都举手。霍老师知道后就和她约定如果她会就举右手,不会就举左手,老师看到右手再叫她回答。结果这个孩子的成绩很快就好起来了。正是因为霍老师与学生换位,才想到这个点子,也正是因为霍老师的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女孩受到了感化。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曾经读到过的一则故事:

有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学生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这样的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安全感,设想一下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难怪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