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上的竞争,不仅仅在于知识学习的领先,更在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新华网河南频道8月6日讯 大河网报道:暑假过后,又有一批幼儿园的孩子将走进小学。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小学以教学为主,从玩到学,六七岁的孩子能做好吗?暑假,幼小衔接班不断升温,成为一场超前教育的大比拼。对此,小学老师普遍表示,超前教育危害多,做好幼小衔接,家长角色更重要。
调查· 幼小衔接班暑期升温
昨日,郑州市6岁3个月的豆豆(化名)背着书包,跟妈妈一起来到农业路附近的一家幼小衔接班(幼儿园到小学过渡期补习班)上课。
每逢周一、三、五,他要跟着英语老师一起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提前学习小学课程,由于是一对一教学,每40分钟,母亲就要支付60元学费。除此之外,豆豆每周二还要学习钢琴、周四则是游泳。
其实,像豆豆这样背着书包上学堂,已经成了郑州很多孩子的暑假生活常态。而对于不少孩子来说,上“衔接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进入一所“名校”。“现在小学虽说是划片入校,但不少名校入校前都会有个简单的考试,考试内容都是小学才学的知识,如果不提前给孩子报个班,想通过这种考试就非常难;即便进了好学校,孩子也很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因此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柴女士介绍。事实上,一些孩子还未迈入小学校门,就已经掌握了小学二三年级的知识。
“暑期热报幼小衔接班,主要跟升学压力和家长期望有关。”一家培训班的张老师说,很多孩子没有进行好的“过渡”,上小学之后不适应,会出现跟不上“大部队”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些小学择校时要考试,家长担心孩子不提前“突击”,难以过关。
现象· 提前学习却“揠苗助长”
让郑州市的陈女士头疼的是,已经花了不菲的费用,孩子的成绩却不见成效。
“都说孩子的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女儿进入小学后成绩跟得上,家人一致同意给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陈女士说,已经上了一个多月,陈女士检查女儿学习情况时发现,孩子连26个拼音字母还没有认全,一些英文字母读得也不标准。
更让她哭笑不得的是,女儿学习了近一个月,竟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对。和陈女士女儿同班的其他几名学生的家长交流时,发现孩子们的“遭遇”十分相似。陈女士和几位家长趁孩子上课时去查看,发现课堂纪律一塌糊涂,老师就是照本宣科,孩子学得好不好压根就不过问。
“提前学完小学内容看似领先,实则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把小学的东西提前学了,开学了还要再学。一年级学两遍,二年级怎么办。打基础关键在于对孩子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河南省实验小学宋芳老师说。
而位于郑州市文化路附近的一家幼小衔接班的工作人员也坦言,每年到了暑假,不少培训班就受到家长青睐。不过他们也发现,有些孩子对于学过的课程进入小学之后会有“骄傲”情绪,可能会不认真听讲。不过该名工作人员强调,倘若一直“提前学习”,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也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提醒· 幼小衔接≠超前教育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副校长丁倩表示,幼小衔接并不只是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接受超前的知识教育,而是让孩子在生活作息、课堂纪律等方面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同时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
丁倩指出,家长莫把幼小衔接当成了超前教育。“当前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学前班教得不正规,我们还要费力纠正,还不如不会。数学方面会数数,有数的概念就行,不要随意拔高。”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她还发现,之前超前学习的孩子课堂上坐不住,反而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年级刚开始学生差别很大,但到了下学期几乎就没差别了。一二年级主要是培养学习的习惯。希望家长理智一些,因势利导,不要跟风。尤其是那些只是教知识的班建议不上。”
对于个别幼小衔接班进行的超前教育,郑州市纬一路小学的老师白媛媛也不赞成,“只需要通过看绘图本让孩子识一些字,数学方面会10以内的加减法,有数的感知就行了,这些都可以在生活中渗透。如果在幼小衔接班中开设小学课程,让孩子超前学习,那么在上一年级后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