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和谐课堂”显成效

2012-06-04 14:51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课改专家在26中课堂现场进行道德课堂诊断

八年级12班的课堂现场

课改专家在校领导陪同下到各班转课

参观班级文化建设

教师和专家一起探讨道德课堂建设

  6月1日下午,课改专家中国教师报编辑部副主任马朝宏、唐山68中校长刘俊海和郑州七中副学区长曾雷鸣一行到郑州26中学进行道德课堂诊断,为学校“答疑解惑”,指明道德课堂建构方向。

  郑州26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一批优秀教师发起,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中广泛开展,其他学科梯次推进。在研讨、论证和领悟的基础上,倡导“问题诱思、主动异步”教学模式,形成“和谐课堂”的教学形态。“问题诱思、主动异步”课堂模式的课堂环节包括课前预习、以学论教;进入情景、导学释疑;问题诱思、独立探索;合作学习、主动建构;反馈矫正、异步达标;有效迁移、逐步拓展。该校“和谐课堂”即教师关心学生做人尊严,营造平等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学生通过情景自然参与,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促进创新思维发展,尊重差异,分层指导,以生为本,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的课堂。

  “和谐课堂”把传统课堂的最优方式和电子白板技术提供的新的交流方式结合起来。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改教为诱,变教为导。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因“问”而思,因“问”而学,边学边思,经学而悟。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进入情景,教师导学,学生释疑。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建构知识。通过学生直接参与、亲自尝试获得体验,通过反馈校正,异步达标,学生有效迁移从而建构知识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诱导,促进主动思考和学习,教师角色完成从“独白”走向“对话”的转变,进而构建教与学的和谐、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目标与结果的和谐,逐步形成有引导的“对话”形态,达成“和谐课堂”。

  马朝宏主任说26中的改革重点放在课堂上,课堂真正发生了变化,导学案分层设置问题让每一位学生上课动起来,他建议学校的课堂改革下一步要注重细节,提高效率;要所有学科整体推进,培训学生方法。

  本次课堂诊断是道德课堂建设第一阶段“通识性培训”的延续和深入,通过专家组的督导、发现、诊断学校对校情、课情认识更加明确。学校的“和谐课堂”建设将高效深入进行。

 

 


广告资讯: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