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热点新闻 >

郑州1.32公里1个公厕市民仍觉少 被指拆多建少

2013-08-01 12:17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郑州1.32公里1个公厕市民仍觉少 被指拆多建少

公厕墙上的“拆”字,愁坏附近不少居民。

  四环内有700余座公厕,但大家仍觉少,或因拆的太多新建的少

  规划局:建公厕需由城管局选址 城管局:城建规划时应将公厕纳入

  核心提示 | “本来公厕就少,还要拆?”7月30日,市民曹先生拨打本报热线反映说,紫荆山路与城南路交叉口向东50米路北,紧挨商城遗址的一座公厕被喷上了“拆”字,希望能保留此处公厕。

  对此,记者调查后发现是个误会,这处公厕将保留。不过,记者走访了郑州多条主干道后,对于市民担心公厕被拆的心情深有感触,因为,想要“方便”是真不方便。

  □记者 张丛博 张朝 实习生 侯天骄 路昊鑫 赵梦媛 文图

  反映

  很被需要的一座公厕被喷“拆”字

  前天上午,记者来到紫荆山路与城南路交叉口东北角,路北是商城遗址,紧挨城墙的人行道内侧,一排古典风格的店铺外墙上,均被写上大大的“拆”字,挂着“公共卫生间”匾额的公厕也在其中,两侧白墙上红色“拆”字十分显眼。

  家住紫荆山路陇海路口附近的杜女士告诉记者,来城墙附近晨练、游玩的市民很多,而且这条路上还有早市,人多的时候有几百人,真不希望被拆。

  该公厕管理员吴女士说,该公厕每天人流量很大,但在约一周前一个夜晚,公厕突然被写上“拆”字。

  另据记者了解,陇海路因道路改造,沿街多个公厕已被拆除。

  “拆”字属误写 该公厕不会被拆除

  回应

  前天下午,郑州管城区市政局城肥队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报记者,该公厕虽然被写上“拆”字,但目前,他们单位还未接到任何有关拆除的通知。

  对此,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一马姓负责人说,附近的店铺将会拆除,但考虑到拆除后附近居民上厕所不方便,该公厕会予以保留。对于公厕墙上的“拆”字,他说:“可能是工作人员误写上的,将尽快派人处理掉。”

  “方便”不方便 主干道平均1.32公里一个公厕

  调查

  近年来,郑州街头有不少公厕已被拆除,而拆除后,部分公厕并未在原地或附近重建,对此,不少市民感觉街头公厕少,“方便”不方便。

  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规定的国家标准,居住用地公共厕所设置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5座,标准间距为500~800米。

  那么,咱郑州达标了吗?

  前天记者选择多条主干道进行调查,14.5公里主干道找到11个公厕,算下来平均约1.32公里一个公厕。

  ◎农业路(中州大道至南阳路段):6公里,4个公厕

  农业路与政七街路口西、农业路信息学院路垃圾中转站旁分别有一个免费公厕,开放时间为早上6点到晚上11点。

  此外,在农业路文博西路路口、农业路天明路路口,分别有一个环保太阳能公厕,收费5角。

  ◎文化路(东风路至金水路段):5公里,5个公厕

  在郑州大学工学院南侧、文化路纬三路口东分别有一个免费公厕。但在红专路口不同方向就有3个公厕,其中有两个收费5角的环保公厕,均为早上6点到晚上11点开放。记者发现,该路段公厕位置分布明显不均。

  ◎经三路(东风路至金水路段):3.5公里,2个公厕

  在经三路和东风路交叉口有一个生态环保厕所,收费5角,但却因出故障,停水停电,暂时不能用。厕所管理员说:“不清楚什么时候修好,要看上边什么时候来修了。”

  在纬四路和纬五路中间有一个公厕,管理员刘先生说,1958年以来就有这个厕所,后来多次翻修。“以前附近有别的公厕,现在好多都拆除了,但拆着容易建着难!”

  算算账

  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规定的国家标准进行推算,从二七塔走到人民公园东门就应该在路上找到一座公厕;此外,公用设施用地公厕的设置密度要求为,每平方公里4~11座,间距为300~500米,也就是说,你沿德化街从南逛到北,需要找到至少一座公厕。

  探因

  目前四环内有700余座公厕,为何仍觉少?

  或因拆掉的太多新建的有限?

  前天下午,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负责人于朝臣向大河报记者介绍说,目前郑州四环内有公厕700余座(其中环保公厕70多座),2005年有600座,2010年有600座,2011、2012年分别新建100座,今年计划再建设50座,“其实近些年,每年都新建50至100座公厕”。

  为何每年新建的数量并不少,总数却一直没有明显增加?于朝臣解释:“主要因为有建有拆,拆得太多,城中村改造、道路拓宽等工程每年拆掉的公厕数量不下三四十座。”

  2008年,住建部下发《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提出利用5年时间,基本实现一般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保有3到5座公厕,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保有4到7座公厕。

  根据该意见,至今年恰满5年,但对于这个目标,于朝臣坦言:“平均来说,三环以内,每平方公里3座的目标差不多能达到,但4座目前确实还有一些差距。”他还表示,“郑州市区公厕总数不少,但分布不均,在一些广场、公园、河道较为集中,但在社区却很少,按要求,社区也应该建设公厕,但实际建得很少”。

  算算账

  数据显示,2005年郑州市六区总人口为302万人,郑州公厕有600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市区人口428万人,而郑州公厕仍为600座。

  人口5年增加约120万,而公厕总数仍保持为600座,算下来,2005年,平均5000人一个公厕,而到2010年则是7000人才能拥有一个公厕。

  说法

  城管局:希望城建规划时将公厕纳入其中

  对于郑州公厕建设遇到的困难,于朝臣说:“原来有些道路改造、老城区改造等工程没有征求市政环卫方的意见,拆迁后的规划内没有公厕位置,导致已建公厕没有再建。”他呼吁,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道路拓宽等城市建设规划,要把环卫设施包含在规划内,与项目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和交付使用。

  除此之外,于朝臣还专门提到“选址难”,“已建成区公厕拆了之后再建很难选址,附近商户、单位都不让建公厕,阻力太大”。

  规划局:公厕规划前期需由城管部门选址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也坦承,公厕的规划建设是个“老大难”问题。他表示,在四环外新修道路上规划公厕很容易,但在市区已建成区则很难,“规划的理想与现实总有矛盾,涉及利益群体太多,尽管人们都说公共设施很重要,但真把公厕设置到一些小区或单位门口,他们又不愿意,老城区的公厕最终位置选定是平衡多方利益的结果”。

  不过,对于公厕规划,他却说:“目前,公厕采取的是让各区规划部门配合城管局做好选址,前期由公厕牵头部门城管局协调确定选址位置,最终再由规划局落实审批手续。”

  当记者以陇海路改造为例,向郑州市规划局市政规划处询问该改造工程中有无公厕规划时,被对方告知,公厕规划建设归城管局,他们不负责。

  为求证是否如规划局所说,选址由城管部门负责,记者多次拨打城管局相关负责人电话,但一直未能接通。

  呼吁:相关部门不如联手,解决公厕问题

  对于城管与规划有所冲突的说法,上述接受采访的规划局负责人说,希望各职能部门不要相互推诿,各司其职,各部门相关业务处室能有效对接,推动公厕问题的解决。他还解释说,城市建设工程规划中没有直接规划公厕位置,是因为建设公厕前提是先实现供水、排水、供电等管线迁改,在这些确定后才可能选定设置公厕的位置。

  公厕建设难道成了“无解之题”?对此,有相关部门人员表示,建设一座公厕牵涉到通排水、供电、管理等多个环节,哪个环节衔接不好,公厕建设都要受阻。他认为,“如厕难”是个综合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需要政府主导,并由各个具体部门相互配合和大力支持,形成联动机制。S 线索提供 曹先生 稿酬 100 元 新闻热线 96211

  (大河报)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