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讯(记者齐亚琼实习生郭清媛)“留有余地,恰到好处”,1月5日,首届“留余”文化论坛在郑州举行,海内外学者齐聚一堂,探讨“留余”文化。
史料记载,“留余”源于中国南宋的《四留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奉为施政、修身、教子、营商的圭臬。郑州康百万、苏州潘世恩、梅州张资平等世家望族都建有“留余堂”。
与会专家认为,“留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作为“留余”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的河南,乘文化改革的东风,顺文化强省的大势,“留余”论坛应运而生,恰逢其时。
而“留余”文化倡导中庸和谐、平衡共赢、让利于民,集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了中原文化的独特风骨,其内涵与可持续发展观契合,对当今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