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郑筱倩
野蘑菇好吃,有风险。
一到夏季,毒蘑菇中毒事件屡屡发生。日前,国家和河南省食药监局都发布预警公告,提醒公众预防毒蘑菇中毒。
提醒
食药监部门
连发预警公告
夏季是毒蘑菇生长旺季,也是毒蘑菇中毒事件高发季节。
7月以来,陕西汉中发生了多起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先后有50多人中毒,7人不幸身亡。无独有偶,江苏镇江、湖北十堰、山东寿光等地也都相继发生同样的中毒事件。
而2010年,洛阳也发生多起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中毒14人,死亡2人。
日前,国家食药监局发布第2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以下简称预警公告),就是专门针对毒蘑菇中毒事件的。而河南省食药监局也发布公告,提醒公众慎食野生蘑菇,没有采食野生蘑菇经验的,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据悉,我国已鉴定的蘑菇种类中,可食用的近300种,有毒的有10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能毒死人的近10种。而且毒蘑菇的有毒成分非常复杂,一种毒蘑菇可能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能存在于多种毒蘑菇中。
危险
毒蘑菇中毒没特效药致死率非常高
省卫生监督局副局长孙家振说,毒蘑菇中毒的症状非常剧烈,不仅可能出现恶心、剧烈呕吐等,甚至会出现嘴唇肿胀外翻、指甲根出血、出现幻觉、精神错乱等。
“最可怕的是对肝脏损害的假愈期,潜伏期达10~24小时,经治疗,病人看似没有任何症状了,但毒素其实正悄悄地向肝肾内脏侵犯,病情恶化很快,死亡率极高。”孙家振说,目前针对毒蘑菇中毒既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特效疗法,一旦误食,只能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到医院接受治疗。
预警公告还教大家如何识别蘑菇是否有毒。具体方法主要从它的形态、气味和颜色上来区分。
毒蘑菇一般在顶上有凸起的疙瘩肉瘤,柄上有环状物(脚苞),根上有环状托,有苦、辣、酸、麻及其他恶味儿,色彩鲜艳,采后易变色,多数柔软,浆汁多并浑浊像牛奶。毒蘑菇一般生长在潮湿的地方,能使米饭、大蒜、银器变黑。
建议
许多毒素还无法检测最好别吃野蘑菇
不过孙家振说,这些只是大致的分辨方法,有很多毒蘑菇隐蔽性非常强,表面上与普通蘑菇无二,也没有特殊气味,所以绝不能单凭肉眼或经验鉴别,而且许多毒素还无法检测。
“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吃。”他说,如果是毒蘑菇,毒素也不能通过烹调、加工被破坏。
预警公告也提醒,餐饮单位要加强原料检查,避免采购和食用野生蘑菇。消费者也不要采摘野蘑菇,对市场上出售的野蘑菇,尤其不要采购、制作和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
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康源春说,河南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三四十种,都具有较高的品质,很多比同类野生菌营养价值还高。
“人工菌已有这么多选择,那就不要图所谓的天然,去冒险食用野蘑菇了。”他说。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