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中学子学习国学经典,播种幸福人生
百善孝为先
全神贯注
圣贤孔子曾留语后人:“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告诫子孙后代注重自身道德修养。3月29日下午,首届中原孔子教育奖获得者、首届“河南省最美国学讲师”获得者、中华“孝心示范村工程”全国巡讲团成员许建国老师受邀做客郑州二中,为广大学子带来了一场启发心灵思考的文化盛宴。
许老师说:“学贵思悟,深度学习不在记住了什么,关键在悟到了什么,中华文化的温度与厚度恰恰在于思考的深度。”幸福人生的法则是什么?国学经典的根本在哪里?这些看似深奥的命题,在许老师的讲解下,一切都变得简单而又发人深省。
何谓幸福人生的法则?幸福人生的法则就等于种子法则:人生中想要什么就播种什么!如此可趋吉;反之,生活中不想要就不要种什么!如此可避凶。何为种子?种子便是自己的念头、语言和行为。《中庸》有言:“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是以遵照道德准则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何谓国学经典?国学经典的根本在于做人处世,而孝则是做人第一道。为人子女要时刻谨记知恩、感恩、报恩父母十重恩,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人人都是一个生命树,孝顺父母祖先,就是给我们生命的树根施肥浇水。孝的境界有三:小孝孝其亲,中孝孝其企,大孝孝天下。孝心一开,百慧皆开,百福皆来。
讲座接近尾声,许老师对在座的学子提出做人要常怀三颗心——做一个感恩心的人,重孝道;做一个敬畏心的人,重因果;做一个利他心的人,重好德。他说:“人生行孝不可等待,人生行善不可等待,人生敬业不可等待,人生学习不可等待。国学的真谛是为了生命的觉醒。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经典,努力成为幸福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谨记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