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明老师送课现场
爱心捐赠
集体留念
近日,郑州市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携手河南星火支援团,来到平顶山市鲁山县尧山第一小学,开展了送课下乡及爱心捐赠活动。自2009年与尧山第一小学成为结对帮扶学校以来,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每年都赶赴尧山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旨在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就创造情智共生的课堂,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本地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与尧山第一小学的老师们一起研究探讨。在这五年中,两所学校通过相互了解,互相学习,增进了感情,加深了友谊,同时也共同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学校文化品味。借助送课下乡的活动,工人第一新村小学的师生在这五年间,为山区学校募集了黑板、桌椅、投影机等设施,还为孩子们带去了衣物、书包、文体用品等生活物品,实在地帮助了当地解决条件简陋、物资匮乏的问题。
今年,工人第一新村小学更联合了民间慈善团体——河南星火支援团加入到活动中来。队伍到达尧山第一小学后,受到了鲁山镇教育部门领导和尧山第一小学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大家顾不上休息,将准备好的衣物、书籍和文体用品搬下车。随行的教师给尧山小学的师生们带来了一节语文课《人有两个宝》和一节数学课《确定位置》,星火支援团的志愿者们也带来了一节国学课《理解孔子思想精髓,传承民族文化》。这三节课,形式新颖,活泼生动,孩子们学得很认真,很开心,当地的老师们也积极地参与听课,在观摩中学习、思考。
课后,两校领导和教师以课例为载体,探讨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该如何转变教学理念,该怎样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互相交流了好的教学方法,通过研讨互动,大家都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这次活动,送课的老师们和志愿者们看到了山里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很大一部分年纪小的孩子需要家长每天赶很远的山路接送,中午所有的孩子集中在学校的小院里吃饭,没什么休息的场地,而下午放学后,大些的孩子晚上就住在学校教室的后面。孩子们小小年纪要吃这么多苦,很让人心疼。山区学校的师资有限,老师们大部分要承担超量的课时,而且除了教学还要担负课余照看学生吃饭、玩耍和住宿的任务,他们只能晚上打理自己的生活和备课,不可能再有时间学习新理念、新技术。这几年在社会的关注,政府的支持下,山区学校的条件已经好了很多,但还需要慢慢完善,而孩子们的教育不能耽搁,希望大家的爱心能真正帮助到学校的发展,孩子们的学习。
今后,两所手拉手学校还会继续加强沟通,加强学校之间的学生交流活动,建立长期的互助互学的联系,携手进步。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