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险
疏散逃生
向安全区域集结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为了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5月6日,中原区外国语小学举行了防灾避险安全演练。
此次演练由紧急避险和疏散逃生两部分组成。上午9时45分,随着地震应急避险信号响起,学校马上启动防震应急预案,实施紧急避险。正在上课的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就近蹲在课桌旁边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用手、书包等保护好头部,避免被砸。60秒后,第二次警报声响起,师生进行疏散逃生。同学们在班主任老师的统一带领下,迅速有序地从疏散通道撤离教室,在学校安全区域紧急集结。各班及时清点人数,向演练总指挥汇报。演练过程中,全校师生服从指挥,听从命令,沉着冷静,有条不紊,急而不乱,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9时50分,警报解除,防灾避险演练圆满成功。
据了解,演练前学校做了充分准备。成立了以校长余玲为组长的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缜密可行的演练方案,精心设计疏散撤离线路。专门召开演练工作会议,下发人员分工安排表,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并做好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准备。同时各班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演练动员,演示地震紧急避险“救命三角”方法,讲清活动意义和学生注意事项,进一步丰富演练内容。
此次防灾避险演练,全校师生不仅了解掌握了应急避震知识和方法,也进一步明确了紧急疏散安全线路,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生命安全。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