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回民中学小组成员来到施工现场
讲解盾构机工作原理
参观工程规划蓝图
学生热烈讨论
学生与工程技术人员合影
“研究性学习”是郑州市回民中学在打造道德课堂的大背景下,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本着有利于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下实施的,并使之成为该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口和重要的突破口。开学之初,郑州市回民中学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就已经火起来。
3月9日上午,在班主任李亚军老师的带领下,高二二班的“畅通郑州中的物理新技术”课题研究小组来到郑州隧道下穿工程现场,真切地体会到科技的力量,这里的一切让每一个学生震撼,当然这样的课堂也让他们震撼。
小组同学在参观过程中,看到了盾构机的模型,负责人用电脑向他们展示了盾构机的工作原理,也向他们展示了郑州市近几年隧道工程的现状与蓝图。通过研究他们了解到:在建道路中有修架桥梁和下穿隧道两种,前者历史悠久,但对路面破坏严重,且修建工期长,修建时极易造成更大的拥堵,优点是分层明显,有利于多方向转向或是多个路口交叉时快速分流;而下穿隧道优点在于即不影响正常通行,工期较短,城市美观,缺点也很明显,造价太高,分流时通过车辆车道有限,分流方向单一(直行交叉十字路口),盾构机需要定制,容易造成新的浪费。上海市近几年的道路交通规划均以下穿隧道分流为主,中国第一大城市却没有郑州拥堵,值得借鉴。
项目负责人向学生们讲到:架桥的人工成本逐年升高,而物理新技术应用的下穿隧道却在市场化大潮中成本逐渐降低,本土企业郑州和声特种机械公司自行组装10台郑州地铁盾构机已经将郑州地铁1号线架设完毕,也将在以后的工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学生在现场就许多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技术和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是紧密相连的;很多学生也在为郑州的交通现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希望自己的家园能够畅通起来。
走出隧道工程,收获了知识,增强了信心。学生们将继续研究“畅通郑州中的物理新技术”,学校也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