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步行赴湿地公园
学生采访游览市民
调查碎石床
中心发言人展示调查成果
学习反思成果:手抄报一
学习反思成果:手抄报二
为迎接3月22日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3日上午,郑州47中学地理教师李大民把课堂“搬到”了室外,他带领全班学生赴郑东新区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原理调查与研究。
据李老师介绍,本次实践活动以地理教科书选修六“水污染形成及治理”为探究主题。学习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水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危害及治理措施。
本次活动采用实地考察和随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了六组具体研究的问题:调查曝气池的作用及工作原理、调查碎石床的作用、调查生物塘的作用、调查温室的作用、参观中央控制室,采访技术人员、采访前来观光休闲的市民。全班分成六个组各负责一个问题的探究。考察结束后,回到教室每组由中心发言人阐述研究成果。成果展示结束后,李老师还设计了学习反思环节,通过大家的交流与探讨,由学生们自发设计手抄报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学习了水污染治理的措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节水护水的理念,为建设节约型校园和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