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黄河博物馆展览厅参观
学生驻足在黄河图片展前
学生在在黄河博物馆展览厅参观黄河考古文物
学生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了解黄河的源头和历史
学生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了解黄河的源头和历史
学生参观黄河实景模型
日前,在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的校园内,平日里的朗朗读书声没有了,原来全体实高学子们正在学校德育处老师的组织下安静有序的列队。在笔者的问询下,才知道,原来他们是要徒步参观黄河博物馆。
虽然天气已显北方的晴冷,孩子们脸上还是挂满了欣喜和兴奋的笑容。创新一班的赵文惠兴奋地告诉笔者:“当昨天听到班主任说要去参观黄河博物馆时,教室顿时就沸腾起来了,这可是我们高中生活的第一次集体出行呀,大家都对这次出行都充满了期待。”
德育处主任陶庆新介绍说,黄河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学校组织本次参观黄河博物馆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黄河文化,这样的活动更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据悉,黄河博物馆成立于1955年,是我国唯一一座以黄河为专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建馆以来,接待了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数百万人次的国内外观众。博物馆新馆于2012年启用,具备河流自然博物馆、水利科技博物馆、人文历史博物馆等诸多功能,共设有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谐之路等5大展厅,通过展示黄河物理模型、幻影成像、多媒体动画、灯箱片、实物标本等手段,用大量的“动态”情景展示黄河的形成、洪水、堤防决口、调水调沙等,使人犹如徜徉于“九折十八弯”的黄河之上。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从了解黄河的源头到黄河的历史和现状,从黄河的多灾多难到现在黄河的治理利用,孩子们边认真地听讲解员讲解黄河文化边记录自己学到的新知识,他们穿梭于古今之间,与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
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黄河的起源、分布、水质、河道等,还深入了解了黄河的漕运灌溉和远古文化,理解了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的深刻含义,意识到了保护黄河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们参观博物馆的整个过程就是习惯养成训练的一个过程,也是唤醒与培养孩子民族文化兴趣的过程。”参观过程中,一些随行的家长也都纷纷表示,希望学校多组织这样的活动,拓宽孩子们受教育的渠道。
科学二班王璐是一个学习认真文静的女孩子,她腼腆地对笔者说:“学校组织这次活动,特别有意义。虽然大家步行到博物馆都有些累,但是大家都能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并且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我们自己的文化很幸福。”
“真正能够深入学生心智深处、精神深处的,主要是来源于学生的探究与体验,来源于学生与人类文化遗产的直接接触、感悟、对话、交流。”该校校长郅广武告诉笔者:“作为一种文化启蒙、一种知识的熏陶和观察自然与社会的窗口,参观博物院使学生们对某一个领域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学校还会组织这种类型的活动让学生直面自然,直面社会,直面文化遗产。”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