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刺耳喧闹的电铃声,取而代之的是优美动听的音乐,郑州39中在实现电子铃声音乐化的同时,精心设计音乐,曼妙铃声给教育教学带来新变化,一改老师“拖堂顽疾”,铃声变化不仅折射出教育智慧,也让青青校园更和谐。 您听:上课前,柔和舒缓的音乐响起,预警师生马上上课了;紧接着音乐中加入节奏急促、强烈激昂的鼓点,催促还没有进入教室的学生抓紧时间;最后高音部分戛然而止、一锤定音,向师生传递信号:正式上课了。 下课了,优美的音乐传来,伴随着甜美的童音:“下课时间到了,老师您辛苦了”,既不会突然、生硬地打乱师生思路、破坏课堂,也留给老师弹性的收尾空间,在提醒老师要准时下课的同时,更让老师感到丝丝温馨。 您瞧:大课间到了,激昂有力的奥运会或世界杯等体育歌曲传遍校园,整个校园瞬间变得青春活跃起来,让师生们不由自主地想挥手抬脚活动一下,长跑开始了,音柱中传来节奏明快的喊操声,重音明显、欢快明亮,同学们踏着节奏,整齐有力的开始课间锻炼。 放学了,悠扬的音乐似耳畔轻声叮咛,温柔的女声用中英双文叮嘱:“一天的学习工作到此结束,请大家做好值日,注意交通安全,祝您一路平安!” 一个铃声上的小小变化,却收到不错的效果,颇受师生的赞赏。一个学期以来,同学们更加乐于遵守学校各项作息时间要求,老师们的拖堂现象也几乎“绝迹”。学校老师们认为,新的音乐铃声是一种人性化的提醒机制,“以往,由于下课铃声比较响,老师一般会等铃声响完后再补充两句,由于缺乏提醒,往往一讲就忘了时间,但听到新的铃声中甜美的童音:“下课时间到了,老师您辛苦了”,连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拖堂了。 郑州39中徐伟钦校长谈到:本学期,学校曾在校范围内进行了“课堂不道德行为”问卷调查及自查报告,结果显示,拖堂成了学生最不能接受的教师行为。一方面,拖堂的确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且打铃后学生的听课效果几乎为零;另一方面,硬性要求老师打铃后“戛然而止”,将刚到嘴边的话硬吞回去,既破坏了教学的完整性,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毕竟老师不是精密机器,每堂课时间都能掐得非常精准。 此次学校铃声的设计兼顾了师生双方的感受,是一种人性化的操作,避免了行政命令的一刀切,给老师一个弹性的操作空间,同时曼妙铃声对郑州三十九中的学子来说也是一种美好的初中回忆。”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