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教育发展的思考—苏芳
来源:人大
日期:2011-02-14
点击量:
苏芳工作照
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郑州市委市政府结合郑州作为省会城市的地位、区位优势,对郑州的定位为——建立都市区。
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这为郑州都市区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怎样建设好郑州都市区,发挥好郑州都市区的带动和引擎作用,赵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很好的答案。纵观政府工作报告,赵市长对十一五期间,郑州市在各方面取得的战绩的总结实事求是,令人振奋;对十二五郑州市发展前景的展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尤其是对郑州都市区发展的共同愿景的描绘,以及实现这一愿景所采取的措施,给人的感觉是愿景美好,措施具体,既有理论的引领,更有措施的保证,必将对郑州市今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郑州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关注和思考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教育如何定位,如何给力。
首先,对教育的定位要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城市发展,教育先行。“教育也是投资环境”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我们郑州市的教育在全省有较高的地位,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郑州市现在的教育与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完全适应,与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教育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教育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边远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服务郑州市跨越发展的能力有待于增强。因此,要把郑州的教育纳入到全国教育的大框架下来定位、谋划、早谋划、高定位,要有前瞻性。
城市发展教育给力。连维良书记在视察教育系统时指出:教育也是投资环境。这无疑给教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高到了更高的高度。所以二区滨河新区在规划建设当中要,确实要注意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培植。现在郑州市正在实行优质教育资源的倍增工程,建议区委区政府,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要做到城市发展的“助推剂”而不是“阻燃剂”,要实施“教育强市”的战略,优质教育资源的倍增工程等,使郑州的教育在全国产生辐射力、示范性。
二、郑州教育改革的举措实,力度大,在实作中推进创新
目前郑州市为破解“择校热”,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等难题,相继实行了“学区制”,“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强校带弱校”“城乡教师干部交流”等一系列措施,要落实好这些措施要有政策支持,有约束机制,要坚持不懈,强力推进,减少外事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政府职能部门要在学校引进人才方面给予更大的自主权;鼓励学校引进优秀人才,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能力,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三、新建学校实行代建制
政府今年新建学校七十多所,但建设主体让学校承担,校长在这方面是外行,建议有政府代建,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减轻校长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
【图/文:人大】 【责编:王小婧】
相关内容: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