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高考适应性考试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角(jué)色 一叶扁(piēn)舟 执拗(niù) 称(chèn)心如意
B.喘(chuǎn)息 安步当(dàng)车 处(chǔ)分 间不容发(fà)
C.起哄(hòng) 少不更(gēng)事 诡谲(jué) 引吭(háng)高歌
D.中(zhōng)肯 怙(hù)恶不悛 桑梓(zǐ) 戛(gǎ)然而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淳朴 精练 布署已定 并行不悖
B.耽误 惦记 刚愎自用 火中取栗
C.喝彩 揣摩 貌合神离 世外桃源
D.松弛 荟萃 心劳日拙 再接再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能只是把孩子看成纯粹的“听众”,而应让孩子多把“悄悄话”向自己说说,加强相互间的( )。
②在已经胜利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一道,共商( ),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③经多方抢救,南京江宁区汤山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大部分患者已经恢复( ),基本脱离危险。
A.沟通 国事 神智 B.沟通 国是 神志
C.勾通 国是 神志 D.勾通 国事 神智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菁菁校园,团结、求实、勤奋、向上的优良校风已经蔚然成风。
B.他非常激动,高声争辩道:“你们所说的这些都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C.放弃在电视台担任编导的轻松工作,而随周光强驾车完成为期半年的“全球通地球南非行”的艰辛探险历程,李劲峰这一匪夷所思的举动立即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兴趣。
D.一个月后,老李的病逐渐好起来,这已是他第四次起死回生了。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虚词,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
A.今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解体后,美国政府立即成立了以美国航空航天局、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组成的联合调查小组,展开对失事原因的调查。
B.大量史实证明:“九·一八”事件是日本继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以武力实施其大陆政策,从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重要步骤。
C.要使长江流域在“九五”期间,乃至下一个世纪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轴心,使长江流域经济这条巨龙腾飞,建设三峡工程乃是画龙点睛之笔。
D.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对我省旅游资源进行无限制的开发,那终于会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认真贯彻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各级各类学校应该以教师的语文教育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重要突破口,切实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B.这里的苹果个儿大的没有小的甜,因此在买苹果时,小个儿的孩子们特别喜欢。
C.我看谁也不能否认《流星花园》的消极影响,尽管它非常受那些充满梦想的少男少女的欢心。
D.上海东方大鲨鱼队在“小巨人”姚明的帮助下,终于打破了“八一”男篮独霸中国蓝坛的格局,第一次登上了最高领奖台,蝉联2001~2002赛季CBA全国男篮联赛冠军。
二、(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从乳白玉雕燕雏到凤
龙与凤,都是传说中的神奇动物,其实,那是原始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遗痕。现代学者经考证后认为凤是原始殷氏族的图腾。
这是个有趣的学术课题,这里要提及一件与此有关的玉雕燕雏。
它,羽毛未丰,稚态可掬,似破壳未久、尚嗷嗷待哺。然而,它却伏胸展翅,躁动于故巢,急于效母燕飞翔钻天呢!这一寓动于静的艺术造型,原是殷人的一件玉雕佩饰,1976年出土于殷墟中。玉燕呈乳白色,然而,真燕上体却呈蓝黑色,前胸亦呈黑褐色。故而,燕子又被称为玄鸟,意为青黑色的鸟。殷人对玄鸟有着特殊的感情,那曾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相传,殷始祖契的母亲名叫简狄。简狄正同女伴在河中沐浴,忽有玄鸟飞过,有卵坠落,简狄吞吃了鸟卵而有孕,后生子契。契长大以后,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赐姓子氏。始有商族,即殷人。
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录有这一故事,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同时,契也被称为“玄王”。这是殷人以鸟为图腾的最早的记载了。
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不断从多方面予以考证,也不断提出新的材料和证据。最早,当推闻一多教授,他曾从文献的角度,广泛加以考证,证明殷人以凤为图腾。其中,他引用了个有趣的例证,大意是说春秋末年,楚国哲学家老子将东方思想家孔子比之为凤,而孔子将老子比之为龙。孔子是殷人的后代,而殷人恰是以凤作图腾的。后来,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关于晚周帛画的考证》一文中,也提出了与闻氏相似的结论。
几年前,甲骨学家胡厚宣教授宣称,他在八片甲骨上找到十条卜辞,其中都将被殷人尊为高祖的王亥的“亥”字刻成从亥从鸟形,即在“亥”字之上刻一鸟。如将这些字依时序排列起来,其作为图腾崇拜的形象,如何从象形到字化,又如何由繁到简的衍变痕迹,依稀可见。这显然是殷人以凤鸟为图腾的新证。
凤鸟作为殷人的图腾形象,从种种迹象不难看出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简狄吞卵的传说中,被崇拜的还是一种具体的鸟儿燕子;而在青铜族徽、甲骨卜辞中,其图象已呈形形色色,且都是比较抽象的鸟了;在殷墟与燕雏同时出土的有只玉凤,其造型有鸡冠、鹤足、孔雀羽尾等多种禽鸟的特征。鸟图腾发展为凤的形象,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从中可见氏族、部落不断联盟、融合的残痕。后来,当人间出现了大一统的“帝王”,凤也就被宣称为“百鸟之王”了。
7.文中举“乳白玉雕燕雏”事例的主要意图是( )
A.该文物珍贵,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B.雕刻工艺高超,很有艺术感染力。
C.说明原始殷氏族图腾的起源。
D.表达原始殷氏族对燕子的喜爱。
8.下面不属于“凤是原始殷氏族的图腾”的论据的一项是( )
A.凤是传说中的神奇动物,现代学者认为它是原始殷氏族的图腾。
B.简狄吞吃了玄鸟之卵而怀孕生契,契是殷的始祖,于是殷人对玄鸟有特殊的感情。
C.老子将孔子比之为凤,而孔子是殷人的后代。
D.甲骨文卜辞中将殷人尊为高祖的王亥的“亥”字刻成从亥从鸟形。
9.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凤鸟作为殷人的图腾形象,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B.在简狄吞卵的传说中,凤是一只燕子;在青铜族徽、甲骨文卜辞中凤已成为了比较抽象的鸟。
C.在殷墟与燕雏同时出土的有只玉凤,是鸡、鹤、燕和孔雀形象的集合体。
D.凤被宣称为“百鸟之王”,是在人间出现了大一统的帝王之后,这时的鸟图腾已发展成为凤的形象。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记载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其实写的就是简狄吞鸟卵而生契的神话传说。
B.闻一多先生、郭沫若先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证,均得出了凤为殷人图腾的结论。
C.胡厚宣教授的研究将图腾从形象化为文字,由繁杂变得简单了。
D.作者认为从鸟图腾发展为凤的形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民族、部落不断联盟、融合的残痕。
三、(15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杜 诗 传(节选)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肃厂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以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冶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偃兵修文,群帅反旅,海内合和,万世蒙福,天下幸甚!唯匈奴未譬圣德,威侮二垂,陵虐中国。边民虚耗,不能自守,臣恐武猛之将虽勤,亦未得解甲橐弓也。夫勤而不息亦怨,劳而不休亦怨,怨恨之师,难复责功。臣伏睹将帅之情,功臣之望,冀一休足于内郡,然后即戎出命,不敢有恨,臣愚以为‘师克在和不在众’,陛下虽垂念北边,亦当颇泄用之。”
11.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格杀广 格杀:杀掉
B.省爱民役 省爱:减轻(徭役)体恤(百姓)
C.郡内比室殷足 比室:家家户户
D.怨恨之师,难复责功 责功:指责他们没有立功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还以状闻 赐以棨戟
B.复使之河东 臣恐武猛之将虽勤
C.岁中三迁为侍御史 故南阳为之语曰
D.性节俭而政治清平 夫勤而不息亦怨
1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公平称 B.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
C.性节俭而政治清平 D.威侮二垂,陵虐中国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杜诗“政治清平”的一组是( )
①少有才能,仕郡功曹 ②诛降逆贼杨异等 ③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④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 ⑤又修冶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⑥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③④⑤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年轻时就很有才能,任郡功曹时,一年之中连续三次升迁,担任了侍御史。
B.萧广暴横民间,杜诗命令和说服均不起作用,于是杀掉了他。
C.杜诗在南阳任职期间,惩罚豪强,领导人民大搞水利、扩大耕种面积,被人们尊为“杜母”。
D.杜诗认为应该通过大力赏赐边将,激励他们迅速打败匈奴,在四海之内实现统一和平。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
译文:
②克济大业,偃兵修文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4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歌行》)
(2)学而不思则惘,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3)____________,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4)居安思危,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苟余心之端直兮,____________。(《涉江》)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山 中 月
任 远
《淮南子·天文训》曰:“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这是我一直不解的话。水者,以柔弱见长,故谓“无欲”。无欲则刚,故滴水穿石也。但将月谓为“水精”,还胜水一筹,这是我有生以来求解而不解之迷。但在五台一夜所见月色,始觉所言不谬。
农历八月十六日,车从山西应县向五台山出发时已是黄昏.夕阳在晋北高原上空无力地泛光。虽说仲秋季节在南方地区还是以金黄之色为主调的,但在这里却是秋风萧萧,满目苍凉了。车在山区深沟中穿行,只觉夜色早到,渐行渐黑,黑得碜人。但随着山形渐行渐高时,夜色好像慢慢退去,到得菩萨顶,一轮皎洁的明月已经轻盈地步上中天,清光四溢了。
那是一盘什么样的月!如银似晶,滢滢剔透;如镜似水,凛凛然然,高挂在半空中,清亮清亮的无半点杂质,影像清晰迷人,极像冰清玉洁的仕女,娇媚中透着冷峻,冷峻里显出华彩,庄重古典,极为迷人。使得万物禁声,时空顿失。人也不自觉地屏息凝神,尽享绝美。
我虽在数地数次见过月色,但从未见过这种凝重冷峻美妙的月色。
“停车吧,我下去走走!”我说。
“外面冷,已有积雪。穿得单薄会受寒的”,友人提醒着。
但我还是坚持下车。群山已在脚下,白雪也在脚下。苍穹在头顶,月光洒头顶,万籁俱静,人兽无声,只有月光在雪上泛着青光,在宇宙中流淌。当“影自涓涓魄自寒”拥塞心头时,我只有虔诚地对空拜月,但玉盘无言,清辉依旧,明晃晃地俯视人间。精灵的“皎皎空中孤月轮”啊,你孤傲、特立、清白、淡泊,你超凡脱俗、柔弱胜水,你四溢的清光,浸人肺腑,醒人神智,涤世间繁杂,去人心污秽。你是透明之水晶,皎洁之银盘,无愧“广寒清虚宫”!人,在你面前,杂念已除,身心皆空,清心寡欲,飘飘欲仙,已物我两忘也。此时此境中顿悟《淮南子·天文训》中所断是确切的:水,只能洁肌肤之垢污;月,却能涤灵魂之秽迹,当为水精!再看五台山上绝美的月色,我不禁向玉兔张开了双臂,虽古人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句,但我却喜“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选自《散文百家》
19.“这是我有生以来求解而不解之迷”,“谜”在文中指什么?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何作用?(4分)
答:“谜”在文中指:
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20.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6分)
答:主要修辞手法:
表达作用:
21.第三自然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月的?(4分)
答:
22.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作者引用《淮南子·天文训》一是为了以水衬月,二是为了引起“我”的疑问,为后文直接写月作辅垫。
B.文中把月称为“水精”,是因为作者认为月像水一样,以柔弱见长,却能滴水穿石,具有刚毅的精神。
C.作者数地数次见过月,但从未见过五台山这种凝重冷峻美妙的月色,这说明月之美也得靠特别的环境来烘托。
D.文中作者坚持下车看月,是因为作者有着与月一样的孤傲、特立、清白、淡泊的气质。
E.作者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中间用第二人称来写月、更便于直接写出月的特色,抒发对月由衷的喜爱之情。
六、(12分)
23.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它完整连贯。(2分)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答:在________________添上________________
24.为下面一则新闻编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4分)
据《羊城晚报》2月10日报道,2月15日,德国将正式成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地,欧洲的大门将向中国敞开;前日,在广州举行的瑞士旅游展示会上,瑞士旅游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欧洲有可能作为一个整体向中国公民同时开放。“一下就放开一片”,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向中国公民开放。
标题:
25.以“温暖的家庭”为陈述对象,按照下面的句式仿写(要求句式相同、字数相近)。(6分)
可爱的祖国像美丽的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我不是那盛开的花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要做小草一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她的春天献上一份生命的绿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春天不只是四季之首的名词。春天,与美好在一起。
捱过漫漫严冬,人们希望春光永驻;听着谆谆教诲,人们感觉如坐春风。春晖,为诗歌增添亮色;春雨,使图画洋溢生机。
孩子们唱着春天的歌谣,老人们唤出青春的记忆……你又是怎样感受“春天”,思考“春天”的呢?
请以“春天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1.D 2.A 3.B 4.C 5.C 6.B
二、(12分,每小题3分)7.C 8.A 9.D 10.C
三、(15分,每小题3分)11.D 12.A 13.D 14.D 15.C
四、(15分)16. 5分。①被任命为成皋令,任职三年,所做出的政绩尤其突出。(3分,“拜”、“视事”、“举政”错一处扣1分);②能够完成(汉室)大业,停息武备,修明文治;(2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富有奇趣。(答对第一问得2分)
第二问为开放性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或答: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自首无成。或答: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的花,不能为春天增添华彩。或答为: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鼓励有创意的答案,答对得4分,理由不充分及欠合理酌情扣分。)
18.4分。(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思而不学则殆 (3)度尽劫波兄弟在 (4)戒奢以俭 (5)虽僻远其何伤(任选四句,对一句得1分,有错别字、漏字、加字则该句不得分)
五、(18分)19. 4分。“谜”在文中指:为何要将月称作水精。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引领全文。 20.6分。主要修辞手法:反衬(或对比)(2分)表达作用:为月提供一个特别的背景,以夕阳“无力地泛光”、“秋风萧萧”、“满目苍凉”、夜色的“黑得碜人”衬托“一轮皎洁的明月已经轻盈地步上中天,清光四溢了。”(4分)
21.4分。月的颜色、质地及给人的感受。 22.4分。BD
六、(12分)23.2分。在第二个“成功”之前添上“比”
24.4分。“欧洲将向我公民整体开放”或“我国公民将迎来开放的欧洲”等(答案不唯一,写出主要内容即可)25.6分。按句式和语意两方面评分,各占3分。
七、(60分)26.(略)
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 静心斋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