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择校禁令”和“死档”考生数减少有什么关系?业内人士分析说,往年一些学校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抱有侥幸心理,“非某校不上”,只报一个志愿,如未被学校录取造成“死档”,再通过其他途径就读该校。今年考试部门在各区县培训时已明确警示,要求学校不得指导学生填报“死档”。
但按照今年的规定,未被录取的考生只能统一参加中招补录,非补录名单中的高中校不得录取“死档”考生,而补录名单中的多数高中校都是民办学校,“这是今年中招‘死档’考生大幅减少的重要原因。”
今年,市教委正式发布的2014年版北京入学规定,被称为“史上最严择校禁令”,全面遏制义务教育阶段“以钱择校”、“以分择生”、“以权入学”等不良行为。本市中招入学的纪律要求也同样升级,如要求全面取消“择校生”、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等。
在“最严择校禁令”下,高中校长们今年也“清净”了不少。“往年这个时候,咨询上学或托人打听的事真不少,今年却非常‘清净’。”本市部分示范高中校长透露,过去统招录取一结束,一些学生家长便开始想方设法找途径“二次流动”,本来已经被A高中录取,但不去报到,而是托人或找各种渠道去B高中上学;还有部分非京籍学生打算在京借读,也成为统招后考生流动的重要原因。不过今年随着招生政策大为收紧,这些渠道基本都已取消。
过去中招统招结束后,不少高中校都会向教育行政部门单独申请补录计划,造成中招计划执行不严格,一定程度干扰了招生秩序,但是“今年要求各高中校必须严格执行中招计划,不得随意增加计划”,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外今年中招名额分配计划增至30%,又对中招计划的执行力度提出更高要求。
今年,本市调整中招政策,全面取消择校生,同时大幅提高优质高中面向区域内初中校招生计划指标,名额分配比例提高至30%。部分示范高中校长透露,随着中小学学籍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二次流动”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了。因为学生如被某高中校录取,其学籍只能在这所高中;如果他不去报到,他将失去高中学籍。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