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中考时间 >

郑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明显增加 初中学校压力大[1]

2013-08-30 15:20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网络综合 - 中考】
本文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郑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明显增加 初中学校压力大》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昨日上午,在郑州市金水区小升初复议现场,工作人员解答家长们关于孩子小升初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市区“小升初”就近分配方案复议现场,问题多多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明显增加,初中学校压力大
  8月27日,郑州市的小升初就近分配复议工作展开,在中原区和二七区的咨询点,对分配结果不满意的家长排起了长龙,希望孩子的上学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在复议现场,教体局工作人员对家长反映的情况进行了登记和了解,并给予了答复。小升初复议工作持续3天,8月29日结束,对分配结果不满意的家长可带齐相关证件,到各区所设咨询点进行咨询。面对分配结果不合理的情况,很多家长表示无奈。“为了让孩子有学上,到最后或许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了。”
  问题一
  就近分配啥标准?
  同一个院却不同校
  在中原区复议现场,不少家长对就近分配的标准不理解,李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同在一个院里居住,其他3个孩子都被分配到了离家较近的16中,李女士的孩子却被分到了69中。李女士说,因为上学问题,孩子情绪很不好,现在足不出户,她也没心思干其他事,昨天是请假来现场的。她说,自己的证件都齐全,孩子考试成绩也不错,为什么被分到那么远的学校?
  工作人员了解后,说后天会给李女士调查结果。工作人员解释说,像李女士的这种情况也不是个案,学生分配的标准和学校生源、居民密集程度相关,有的学校名额分配满了,只能把孩子分到其他学校。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只能采取“相对”就近原则进行分配,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
  问题二 孩子莫名变成特长生,家长一头雾水
  在汝河路小学咨询点,马先生情绪十分激动,他是为侄儿的上学问题来的。
  马先生说,他家在陇海路居住,为了给侄儿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哥哥嫂子在他所在的陇海路居民区办了暂住证,事前也向孩子的老师了解过,附近的孩子一般都被分配到102中、44中,没想到侄儿却被分配到了很远的14中。马先生问过社区的负责人,他们说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别说孩子了,我都不知道14中在哪儿,那么远,孩子上学3年的安全问题怎么办?”
工作人员核实后告诉马先生,他的侄儿是以乒乓球特长生的身份被录取的。马先生觉得很奇怪,他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变成“特长生”了。马先生说孩子的体育很差,平常在学校参加接力赛都是个替补,乒乓球更是连摸都没摸过,怎么可能是乒乓球特长生?工作人员解释,可能在分配环节出现了差错,承诺向市教育局领导汇报情况,一定会给马先生明确的答复。马先生说,希望事情能尽快解决,马上就要开学了,不能耽误孩子上学。
  问题三 外来务工子弟没学上,家长处处碰壁
  高先生在郑州开出租车6年,持郑州市暂住证。当初分配时说以暂住证为准,分配结果出来时,他家孩子却没学可上。
  高先生先到家附近的中原一中进行了咨询,老师说中原一中名额已经满了,不再招收学生。高先生又到市教育局了解情况,结果工作人员说高先生所居住的段庄不属于城区,不归市教育局管理,让他等复议开始时再去咨询。在复议现场,高先生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高先生说,曾经有相关工作人员暗示他,这种情况必须花钱才能处理。他说自己开出租车为生,家里也不富裕,不过如果孩子的上学问题能得到解决,这笔钱非花不可。
  问题四 农村城市户口是否区别对待
  郭先生的孙女本来想上离家近的73中,却被分到了较远的42中,郭先生觉得这样的分配结果是因为自己家的户口在农村,和城市户口区别对待,认为这完全是对农村户口的歧视,这种不公平的对待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前程。
  工作人员说,完全不存在农村城市户口区别对待的问题。国家倡导教育公平,农村孩子上学问题同样受重视。分配不合理的现象的确存在,虽然不能完全解决,但一定会逐步完善。
 压力大
  外来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增长明显
  今年,郑州市内各区生源压力明显较大。
  金水区教体局有关负责人说,金水区参加小升初就近分配的学生有15080人,市区常住户口的学生数量有所减少,但外来务工子女增加明显。今年,外来务工子女比去年的4441人多出880人,占该区报名总人数的36%。
  金水区外来务工子女主要集中在北环以北一带,都市村庄改造后更多的人往北走,柳林、陈寨附近人口相当密集,农业路以北、北环以南压力也一直都比较明显。
  管城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主要集中在航海路、七里河附近。
  中原区则集中在宋庄柿园、闫垌等一带。这一带地区,中学相对较少,过于集中的生源与学校布局不合理造成了各学校入学压力较大。

广告咨询:QQ:721800271